一年將盡,又是與至愛親朋輕輕鬆鬆聚首、暢談近況、共渡歡樂時光的時候……更可以趁機檢討自己的財務狀況。
及早規畫財富的重要
我們往往小覷為未來做好理財規畫的重要性。只要從一道簡單的算術題,我們便知道如要安享晚年,應該及早管理自己的財富。愈早開始儲蓄和投資,藉著複利的力量或有機會可愈早達到財務自由,踏上富庶之路。
讓我們再詳細說明一下。例如,某人在18歲時開始工作,每年儲蓄2,000美元直至25歲,然後將那筆儲蓄進行多元化投資,假設每年的預期報酬為10%。簡單計算,她在首7年的工作生涯已儲蓄14,000美元,到66歲時便成為百萬富翁。
現在,讓我們看看她朋友的情況吧。她的朋友於26歲時才開始儲蓄,假設每年的預期報酬為10%,如要在相同年紀即66歲成為百萬富翁,她的朋友需要每年儲蓄2,000美元直至66歲,亦即這40年間需儲蓄共計80,000美元。由此可見,在經過全面評估考量相關投資風險後,盡早儲蓄和投資有很大好處。
多元化投資可提升報酬
累積了一筆儲蓄後,我們要如何運用這筆資金才可以獲得財務保障呢?或是利用這筆儲蓄為晚年做好準備,還是在財務上資助子女呢?最普遍的做法是把儲蓄存在銀行。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這樣做有保障。然而,我們必須考慮這筆儲蓄在考量通膨後的「實質報酬」。
因此,進行多元化投資至關重要。除了把金錢存入銀行外,另一個最常見的做法是透過保險的年金、儲蓄壽險來保本和增加財富。一般而言,保險屬長遠性質,會於某個特定日期後才提供預設報酬,但缺點是缺乏彈性,在有需要時未能即時領回做為應急之用。
所以,投資於包含股票、債券及貴金屬的多元化組合除了要考量相關投資風險外,相對較可避免上述缺點。這些資產較傳統的保險產品更為彈性、靈活,可應付人生中不同階段的需要,例如資助子女的教育和結婚費用,或是突然出現的健康問題等,而且把資金投資於全球市場有助分散風險。
研究顯示,將部分財富投資於多元化組合相對有機會可提高整體報酬。在暫不將投資風險納入考慮的前提下,股票的報酬往往高於債券;因此,投資50%股票與50%債券(或銀行存款)的組合,長期來看遠較銀行存款提供更可觀的報酬。
一般而言,人們往往在工作生涯初期把大部分的資金投資於股票而非債券。愈接近退休年齡愈需要保本,股票與債券的比重便會逆轉。股票與債券配置的參考原則是把(100減去你的年齡)的百分比投資於股票。所以,如果你是40歲,一般會建議你把60%的資金投資於股票。由於人的壽命延長,這項規則可能需要修改以便增加股票的配置,尤其是如果你有世代移轉安排時更要如此做,但前提仍在投資人做任何投資前都應審慎評估相關投資風險。
因應市況定期調整配置
同時,你也要留意市場處於哪個階段和週期,以便調整股票與債券的資產配置。 雖然目前全球股市復甦的時間是有史以來第二長的,但是由於貨幣寬鬆以及企業盈餘上調,故衰退風險仍然溫和,這對全球股市和其他風險資產均帶來支持。全球經濟成長預期溫和上升,加上通膨仍然受壓,風險資產可能會進一步上揚。儘管目前的資產評價較高及經濟週期處於尾段,但經濟呈現增長和全球的貨幣政策寬鬆,顯示高風險資產仍然有上行空間。
因此,目前採取傾向風險資產的配置顯得合理。然而,目前經濟處於週期尾段及波動性較低,故更須注重資產類別的多元化及風險管理。各國央行可能加快退出寬鬆的貨幣政策、市場過於追逐風險、地緣政治、中國去槓桿措施及對全球貿易與商品的潛在影響等,均是我們必須密切注意的風險。無論如何,在市場趨升的環境下,投資者應定期調整配置,確保投資組合與自己的風險和報酬目標一致。
總結來說,理財規畫必須經過深思熟慮,並符合自身的人生目標,然後盡早開始儲蓄和投資。縱使我們較晚才開始做財富規畫,但也要向下一代灌輸早些規畫財富的觀念。所以,投資者須在充分評估考量投資風險後,將儲蓄進行多元化投資,以獲取更佳的報酬,以便在頤養天年時高枕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