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為除弊而除「幣」-從印度廢鈔談起

Foto

除弊,自是社會所期待,也是政府展現魄力,民眾擊節稱賞的時候,但為了除弊而把社會上普遍交易的貨幣都除了,只為鎖斷黑幫人士的地下金庫,逼出原形,這可是足可動搖國本的舉措。2016年11月,印度驚人地動用此舉,至今一年有餘,且看此舉帶來什麼啟示。

2016年11月8日,印度總理莫迪公布了震撼指令,自次日起立即廢止該國500盧比與1,000盧比之使用,要求民眾將該面額之貨幣立即至銀行兌換成小額貨幣(100、50、10盧比),另緊急印發新的500面額與2,000面額之盧比。政府聲稱,此舉要求黑錢之大面額鈔票曝光,斷絕地下財源,讓不法交易無法疏通。

通常廢鈔這樣重大的貨幣政策,不會輕易出手,多是在通貨膨脹至為嚴重,物價如火延燒躥升失控時,方祭出此嚴厲措施,不成功便成仁。然而,印度廢鈔之際並無嚴重通貨膨脹,其政府宣稱重點在於打擊犯罪不法所得,乃是以除弊為主的貨幣政策。

至今一年有餘,印度經歷了何種過程?在政府宣布政策當日,立刻群情嘩然,全國交易秩序大亂。當晚,印度一家銀行門口已排滿民眾準備換錢;自動取款機在運作幾個小時後,現金全部用盡,很快地已有一半自動取款機陷入癱瘓。發生搶劫商店事件,交通售票窗口糾紛,甚至有些人在等待中死亡,並有醫院因拒絕舊鈔而影響醫療。民眾一夜之間生活環境丕變,食衣住行各項交易都成問題。其17.97萬億盧比中有86%被列為廢鈔,中小企業首受重挫,各行業因缺資金而生產幾近停擺。2017年頭4個月有150萬人因此失業,GDP重創約2%。而其鄰近的尼泊爾數千民工擁有近5,500萬被廢廬比,卻無法及時兌換,至今尚在等待印度回應。

檢視除弊效果,根據印度中央銀行2017年8月30日報告,99%資金都回籠換鈔。這代表廢鈔政策未達效果,不管黑錢或有錢人,手法多變,可透過各式管道,藉由親友代理出面兌換。反對此政策者不斷抨擊,前財長嚴厲批判,前總理亦認為廢鈔令與2017年7月稅改摧殘了小企業。

要打擊黑錢,尚有諸多方式,包括國際洗錢防制組織的因應規範,加強查緝,嚴刑峻法等等。一味矯枉過正,將淪偏頗之失。以治療身疾為例,盲腸炎割盲腸,筋骨痛做復健,但若任何疾病均動用到全身換血的大手術,殺雞用到牛刀,必然元氣大損。以企業為例,若為抓員工上班摸魚而嚴禁休息,反而降低其工作效率。以金融機構為例,若為防杜銀行蓄意爛貸給不良企業,而連坐重罰經手人員,可能反而導致惜貸的當舖效應。以政府而言,若為打擊宵小並掌控治安,而嚴格控管民眾行動,便是妨礙人民之自由。不少案例,可以仔細推敲。

印度在經歷這場紛亂之後,隨著時間漸漸遠去,負面影響趨淡,慢慢拾起其能量。其官方出面聲稱掌握了200位極度可疑人士,2017年8月底已宣布另發行200面額貨幣,並推出數位貨幣,其龐大的人口紅利撐起其經濟的規模。至今抨擊與支持此項措施的人士互不退讓,國際上對於此舉,亦是褒貶兩極。

其實,採取廢鈔手段,在印度已有前例,早在印度獨立前的英國殖民政府,於1946年1月廢止1,000及10,000廬比紙幣,意在懲罰逃稅大企業。1978年1月16日印度亦廢止高額紙幣,以遏制假幣和洗黑錢行為。2012年其中央稅務局也曾建議廢止大面額紙幣,因遭反對而未行。可見,廢鈔政策在印度並非創新措施,甚至常被列為政策選項。質言之,政府在考慮廢鈔政策時,宜檢視不同面額貨幣之流通分布狀況,在經濟發展不同時期之用鈔習慣差異,大企業與小企業的支付方式今昔變化,可能以往視為大鈔而民眾鮮用者,今日或許已是基層交易所需,宜充分瞭解。

在實驗室中可以反覆進行自然科學實驗,但經濟社會無法當作實驗再回頭重來。吾人不知印度如果重回2016年,是否仍會下此重手。沙漏一點一滴地伴送著時光,時光只會向前,無法倒轉,在時光腳步中,社會每一角落所受衝擊影響已經烙印。由印度這段歷程,以及各界種種討論,觸及不少角度頗具啟示。政府除弊立意為佳,而可考慮之方式不少,宜多作比較研析,權衡利弊得失,斟酌經濟基磐實力,備齊配套措施。政府政策若合宜,可以是「反黑錢日」,否則恐反成為「黑暗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