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高原上的信仰之城:朝聖西寧

Foto

既然有著在路上的信仰,那麼或許你我也都該相信,
所追尋的、所缺失的,都正在路上等待著。

當第一道晨光劃破天際,塔爾寺裡的藏民已經轉起轉經筒,輕唸著六字明咒。幾乎在同一時間,市區裡的清真大寺也傳來回民的陣陣祈禱,以無比的虔誠揭開一天的序幕。相異的文化,不同的宗教,生活在一塊兒,相安無事又各自精彩。這是西寧,一座高原上的信仰之城。

作為青海省的省會以及青藏高原上首屈一指的大城市,西寧的交通位置極其重要,不僅是青藏公路及鐵路系統的起點,亦能在此轉乘於二〇一四年全線貫通的蘭新高鐵。但西寧在遊客心中受到的關注,卻與它戰略性的地理位置不成正比。許多觀光客只把這裡視為旅途的中轉站,不會停留太久;對於時間較為充裕,不喜歡步調匆忙的遊人來說,西寧總令人流連忘返,難以忘懷。這或許與氣候有關,畢竟在炎炎夏日,當大半個中國大陸都化身火爐時,西寧仍能保有平均攝氏二十餘度的涼爽,一年四季都是適合旅行的時節。此外,這裡匯聚的多元信仰,更是值得旅者細心造訪。

拈花微笑的佛光

若要在一座初來乍到的城市裡尋覓信仰,首選當然是大大小小的宗教場所。在寺廟、清真寺、教堂⋯⋯等各種空間裡,可以第一手地直面信仰。而在西寧,可能會一大早即搭上開往市郊的公車,在擁擠又搖晃的車內半睡半醒地抵達塔爾寺。身為西寧的頭號景點,這裡每天都擠滿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讓本該靜謐的寺廟稍顯嘈雜紛亂,幸好塔爾寺面積廣大,稍微避開人群,依然能夠在某個角落尋得平靜。而在遊覽塔爾寺之前,最好先對藏傳佛教有初步的認識。
藏傳佛教意指傳入西藏的佛教分支,屬於北傳佛教,與漢傳佛教、南傳佛教並稱為佛教三大地理體系。而它又分為四大教派:寧瑪、噶舉、薩迦、格魯,其中以格魯派的形成時間最晚、影響力最深,包括達賴喇嘛、班禪喇嘛都屬於此教派,而塔爾寺也不例外。

格魯派的六大寺分別為位於拉薩的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西寧的塔爾寺,日喀則的扎什倫布寺,以及甘肅的拉卜楞寺。六大寺廟各有特色,而塔爾寺之所以有一席之地,是因為相傳為格魯派創教人宗喀巴的誕生地,後人為了紀念宗喀巴而矗立起高達十一公尺的銀塔,後來又興建了寺廟。先建塔,爾後有寺,塔爾寺便得名於此。

但比起隱身在大金瓦殿裡的銀塔,可能寺裡虔誠的藏民更令人印象深刻。作為宗教氣氛最為濃厚的所在,許多信徒在大金瓦殿前跪拜及磕長頭,即便一旁的遊客人來人往,也絲毫不影響他們的虔誠之心。鋪設在殿前供藏民使用的木板,據說每過三到五年就必須更換,那是因為不斷磕長頭的藏民,把木頭都給磨穿了。除了在藏民身上看見信仰的力量,也可以走到塔爾寺的最深處,那裡藏著與繪畫、堆繡並稱「塔爾寺三絕」的酥油花。

酥油是常見於青藏高原居民間的一種奶油類食物,它是使用牛奶作為基調,經過反覆攪拌後提出的黃色油脂。這種油脂呈凝固狀,可塑性極強,一般人熟知的酥油茶也是以此製成。在調入各種礦物質顏料後,還能製作酥油花,不過酥油花的製作時間長,工序複雜且困難,那是因爲酥油花的融點相對較低,因此製作酥油花的花房必須維持在零度左右的室溫,而藝僧則需時不時地將手浸泡在冰水之中,以免體溫影響酥油花。如果不是抱持著強大的信念,便很難完成這項技藝,也因此酥油花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別值得遊客駐足停留。因為這一朵朵盛開,絕非偶然,是時間與信仰共同淬煉,交織出的綻放。

在阿拉的穹頂下

離開塔爾寺所在的湟中縣,回到西寧市區,走在大街上,回族的步伐在許多時候都能把人領到西寧的又一代表性建築──東關清真大寺。東關區打從明代起,即是回族在西寧的聚居區,理所當然地建起了位列中國西北四大清真寺(包括西安化覺巷清真大寺、蘭州橋門寺、喀什艾尕朵爾清真寺等)之一的東關清真大寺。它的占地廣大,連同週邊街區可以容納一萬人同時禮拜,平常遊客可以任意參觀,若碰上了非穆斯林不得進入的禮拜時間,也別氣餒,不妨趁機好好地研究一下它的外觀。

現在看起來氣勢磅礡的清真大寺,其實可謂命運多舛。主體建築始建於北宋,在清代時被夷為平地,直至民國初年才在原址上重建,並融入中國傳統的建築風格。如果仔細看,會在阿拉伯式的大穹頂前發現形似園林風格的建築,乍看之下有點突兀,但這也正是文化交流的最好例證。

信仰不單單體現在建築風格上,更多時候,亦早已深入當地居民的動靜俯拾之間,好比飲食。在西寧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做法豪邁的餐食,舉凡手抓羊、手抓飯、煮白條⋯⋯等,無一不是以羊肉製成,對於肉食者來說可能是天堂,但反之則可能不太適應。這些料理食材的選用,一方面是氣候使然,一方面當然也與信仰脫不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