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FinTech來襲 老服務展新樣貌

Foto

近兩年金融科技已成為金融界必修的「顯學」,而金融科技對金融圈的影響,除了讓金融業透過金融科技來擴大客群,透過金融服務為傳統的金融服務加值,讓存在已久的存款、匯款、轉帳等老服務能展現新面貌,則是金融科技重新形塑傳統金融業的一大亮點。

 金融業過去主要提供存款、理財、外匯、信託、融資、金流代收付等功能服務,而科技資訊終究只是工具,唯有整合兩者並運用得宜,才能發揮效果,這也是國內金融業者在運用金融科技時的最大期許。

 在支付服務方面,近來以台灣行動支付公司和財金公司所共同推出的台灣Pay,偕多家公、民營銀行共同推出的QR Code掃碼支付,表現最為亮眼,而且明年的戰場,將進而延伸到iOS系統,亦即iPhone市場,也令人期待這項金融科技對整個金融支付系統後續所發揮的影響力,且除了支付之外,包括繳費、繳稅,未來都可「一機在手」完成,金管會也期待,能透過這項技術的開發,快速提高台灣「非現金」支付的比重。

 台灣行動支付指出,最快2018年4月起,所有型號的手機,不論是Android系統或是iOS系統,均可下載「台灣Pay twallet+」App,新增「金融卡」,以「感應付款」或「掃碼付款」進行「購物」,另有「轉帳」、「繳費」、「繳稅」等功能,讓沒有「信用卡」的年輕人、學生等族群,也能透過「台灣Pay」加入行動支付的行列,交易直接從「存款帳戶」扣款,不用擔心花費超支。

 「台灣Pay金融卡」目前有土銀、合庫、一銀、華南、彰銀、上海、兆豐與新光等10家金融機構上線,預估2018年底將累積達20家。除金融卡外,「台灣Pay twallet+」也將支援信用卡的感應付款,將實體信用卡以「拍照」或「手動輸入卡號」方式下載,可在設有「感應式刷卡機」商家消費,估計全台有14萬家商店可供使用。

 台灣PAY的戰場也延伸到「買匯」,其中匯銀龍頭兆豐銀開國銀之先,首度推出QR Code「掃碼」買匯。兆豐銀主管指出,內部統計顯示,線上結匯服務,包括線上購買外幣現鈔、旅支、兌換小額現鈔等相關交易量近5年急增2.3倍,可見線上交易的熱度大幅提高,而「掃碼」買匯服務的新開發,等於是將線上結匯「晉級」到行動支付,也是兆豐銀在外幣業務的再度「創新」。

 金融科技風潮愈來愈熾盛,另一個重要的趨勢,就是金融業的「專利」意識抬頭,多家行庫也競拚金融科技專利。

 連一向予外界老派印象的龍頭銀行台銀,在金融科技專利上態度積極的程度,也不遜於其他銀行。據了解,台銀目前已遞件申請23件金融科技專利,而在金融科技上,台銀也特別提出「隨身pay」的新產品,讓客戶能直接從網銀來行動支付,這也是呂桔誠領軍台銀在FinTech上所發揮的創意。

2017年台銀大舉提出23項金融科技專利申請,董事長呂桔誠更是親上第一線操刀,親自和電金資訊等部門討論、決定,經過半年多努力,台銀集中火力,從2017年5~8月三個月間,大舉提出超過20項專利申請,其中台銀最受外界矚目的「黃金」業務,台銀已在2017年7月對於黃金交易系統相關領域提出6項專利申請,包括網路銀行系統、金融服務系統、語音取號系統、智慧銀行櫃檯交易服務系統等4項專利,且已審核通過。

 土地銀行已通過2項金融專利,其中包括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利息全數掛帳帳務管理系統。第一銀行2016年獲得核准的金融科技專利則超過20件。

另一個漸成金融業共同趨勢是對金融科技公司的轉投資,特別是金管會放行之後,多家行庫也開始對此積極評估,例如,一銀與國內知名流通業解決方案系統廠商「宏誌科技公司」,共同成立「騰雲科技服務公司」,一銀持股40%,未來舉凡新興支付、雲端科技、整合支付平台與O2O虛實整合領域,都為合作重點。

若以目前各大行庫對金融科技所作的努力來看,除上述面向,在人才培育上積極招募優秀數位人才,及大數據、雲端科技、行動支付、生物辨識及機器學習等面向,均受高度重視,而且為此相繼成立所謂的「數位體驗分行」,其中,在2017年10月遷入新中崙總部大樓的合庫銀行,一併亮相首家「數位體驗服務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