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別讓旅蛙也憂鬱

Foto

旅行青蛙近期在社群網站掀起一陣討論和洗版風,這款當初主打「療癒型」、「佛系」的小遊戲,設計上其實就是個用來殺時間的工具,因為不必連線、不必打架、沒有關卡,有趣的是,日本人開發的這個療癒遊戲,被華人一玩,反而又變成一款壓力系遊戲。

 按照旅蛙App的設計,玩遊戲者有空時去拔拔草,其他時間應該就是放空等旅蛙出門、拍照、回家就好,比養電子雞還簡單,因為就算不按時餵,青蛙也不會死,更不必花錢買金幣,可是隨著旅蛙洗版風日盛,很多人開始比旅蛙的照片是不是稀有、有多少行頭、用的工具是不是最高級的,莫名把遊戲玩的競爭了起來。

 更令人不解的是有人為了賺更多金幣給自己的青蛙買道具,去研究出App的漏洞,狂刷幸運草;有人則是調整手機時間,以求速成拿到更多照片;網路上還有各種「攻略」、「破解」,教人如何快速蒐集更多不同照片,這讓這個休閒遊戲失去了本意,也變得其實不那麼好玩。

 遊戲反映人的心理。多數華人玩家把旅蛙設定成自己的孩子,想盡辦法給小孩最好的、要求小孩的表現比其他人出色、甚至不惜鑽漏洞…,而那些破解和攻略,說穿了就像是各種補習班和考前猜題班,遊戲玩到壓力這麼大,倒不如不要玩比較好。

 不僅是旅蛙,先前紅極一時的糖果和寶可夢都是如此,可以說任何遊戲只要遇到華人玩家,就不再是用來怡情,而是無止盡的比拚、爭第一,這或許說明為何華人在電競這塊有不錯的成績,可是遊戲有時是用來紓壓而不是營造更大的壓力,當玩遊戲變成一場面子考驗賽和軍備競賽,又怎可能有本來的樂趣可言。

 另一個令人莞爾之處,是許多人本來每天心甘情願替蛙兒子準備食物、道具,就算遇到蛙兒不回家或沒寄照片,多數也只是包容的說「養小孩就是這樣」,但在旅蛙原作者說蛙兒的構想不是來自小孩而是丈夫後,很多人態度丕變,連食物都不想準備,更無法接受自己會「愛上一隻不回家的蛙」。

 從這裡可以看出中日文化差異,日本對丈夫在外工作、回家時間少習以為常,妻子因而用準備便當來表達對丈夫的愛。但華人的特點向來是孩子第一、配偶一邊去,對小孩的付出多但期待也高,對另一半則是充滿掌控慾,小小遊戲可看出不同的日常文化,也是遊戲的另類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