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術應用非常多元,商機遍布民生的食、衣、住、行。
根據統計,臺灣生技產業營業額成長,應用生技產業佔29.6%,有一類同樣以研發為目標而設置的生技中心,首攻健康食品、美容保養品,從深入民生應用出發。
自2003年,台糖首先成立生物科技中心,其他「台」、「中」字輩國營企業也陸續投入。
知名傳統產業為尋求提升轉型,也紛紛設立生技研發中心,在自有專業商業利基上,再逐步延伸醫療、醫材、醫藥研發與投資,這些生技中心各自以不同專業與方式加值生技產業經濟,他們默默耕耘真實力,賺最大,成為致勝大贏家!
據產業調查統計,臺灣生技業產業營業額2015年為2,986億新臺幣,其中,以醫療器材產業貢獻最大,營業額為1,330億元,約44.5%;應用生技產業的營業額為884億元,佔29.6%次之;持續投注大量心力的製藥產業營業額為772億元,則是25.8%。
過去,主流眼光多停留在資本大、技術高的新藥、醫材,忽視貼近生活的應用生技。
事實上,生物技術(Biotechnology)的定義,是具有「利用生命科學的工業技術」之含義。舉凡利用各種生物技術(包含動物、植物、微生物)或其產物,透過關鍵技術如基因體學、蛋白質體學、細胞培養、組織工程等,用於製造產品及改善人類生活品質之科學技術,都是生物科技。
自古以來,人類大量應用生物技術於日常生活之中,舉凡優酪乳、酒、醋等,民眾生活處處都是生物技術應用的商機。
增進人民幸福最直接的產業
應用生技產業自1980年代於美國崛起,初期應用領域也以生技醫藥為主流,但逐漸擴大至醫療診斷、農業、食品到環保等產業,各國政府也全力扶植應用生技產業為重點發展方向,因為,應用生技是增加人民幸福生活最直接的產業。
提到臺灣應用生技產業的標竿與典範,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國營企業單位。
過去,臺灣國營事業體系諸如台糖、台鹽、台肥、中油、中鋼等,在民生經濟建設扮演火車頭角色,奠定發展基礎及加速經濟建設的功用。然而,隨著時代變遷,面對產業劇烈、快速的變化,國營企業隨之而來的轉型考驗逐年愈趨嚴峻。
如何在靈活的市場還保有強勁優勢,並持續乘載帶動經濟發展的責任,部分國營事業自1989年起推動民營化,相關體系有志一同地往生技相關產業發展,陸續成立中心,不論是透過投資掌握潛力市場,或是由本業技術衍生相關產品,如保健、醫美產品。
其中,部分國營事業看中了始終穩定成長、潛在市場龐大,而且滲透民生的保健食品市場,這塊大餅,據Global Industry Analysts統計,全球保健食品市場自2007的1,559億美元,至2015年成長至2,434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5.7%。
逢年過節伴手禮,年年都由健康食品強佔十大排行榜,雞精、魚精、靈芝、樟芝,和更多中草藥菇菌類補品等等,五花八門。現代民眾重視養生保健,經認證的健康食品,吃得安心、送得放心,送禮、收禮,倆倆歡喜。
在地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國營事業體系經營生技產業投資,憑藉本身堅強的製造能力,透過添加生物技術結合開發。早期台糖推出的酵母粉、健康糖漿、膠囊錠劑、蜆精等營養補充品,到台肥近年投資成立的台海生產機能性健康飲品、深海天然鹽,產品多元、豐富。
在國營事業體系搶攻生技產業之前,民間食品、飲品業者也早有先見之明,更早投入生技中心的成立,目標加值傳產產品。
如提神飲料康貝特自1970年代風靡全臺,葡萄王企業為在市場穩定這一片江山,將未來10年、20年發展投放在生物技術。葡萄王積極延攬生技人才,投注研發心力、生產更具經濟價值健康食品,並於日後正式更名為葡萄王生技。
現在多項養生補品名列購物網站十大暢銷品,目前也持續開發植物懸浮細胞培養平臺,搶攻臺灣第一家量產植物細胞企業。
另外,據Statista研究調查,全球皮膚保養品市場預估在2020年可達1,470億美元,台灣經濟研究院生物科技產業研究中心也預估,2020年國內市場規模可達574億新臺幣。其中,面膜為成長最快速的品項,以臉部潤膚及抗老化為主流。
台塑生醫以長庚醫學團隊專業形象,打造針對亞洲肌膚設計保養品牌,力拼國際美妝大廠,搶攻競爭激烈,但相對也沒有獨家寡占的美妝品市場。且事實證明,只要品質能獲消費者肯定,皆能在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國內最大規模日化龍頭耐斯企業,在十餘年前就積極投入發展高技術門檻染髮劑,進一步於2013年正式成立生技中心,跨足醫藥級產品,以生物技術增加公司研發能量與競爭力。
以精製發酵酒類為長的台酒生技,也利用其原料酒粕結合尖端生物萃取技術,創造品牌VINATA,主打清酒粕精華和紅酒多酚雙精萃,達到快速吸收、深層保濕的功效,專為亞洲輕熟齡打造的在地品牌,成果也相當豐碩。
眾家國營企業、在地傳統產業轉型以應用生技為主,以自身專業技術利基,添加生物研發工程,提升產品價值,與過去技術成分較缺乏的傳統產業產品作市場區隔優勢。
天使創投300 萬投抵立法通過
教育部為期4年的「生技產業創新創業人才培育計畫」,以農業/醫藥生技產業創新創業人
本投資活水,臺灣創新創業生態這一畝田,是否因此能被澆灌得更肥沃,大家都很期待!
>>本文節錄自《環球生技月刊》Vol.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