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處理認同政治:給領導者的建言

Foto

最近有一種普遍的現象,群體或個人的觀點都越來越限縮(而非向外拓展),大家都不願考量本身所處社群之外他人的觀點──無論在工作上、在交友圈、甚至在家中皆如此。政治上的差異與對立正對包容產生威脅,而這類裂痕又出現在所有溝通方式上,從社群媒體到私密的一對一會談都包括在內。大家都如履薄冰,深怕打草驚蛇,在同事與自己所愛的人面前都不敢自由表達本身的想法與感受,深怕在群體內部被貼上負面標籤,或者受到驅逐。

2016年的美國大選激起了某種程度的社會動盪,至今在職場上,我們依然可見餘波盪漾。雖然認同政治──基於社群利益所引發的立場──一向都是引發齟齬的潛在爆發點,但在我生涯發展的過程當中,從未見過相反的觀點像過去兩年來這樣,如此直接地浮上檯面,且表達的方式如此猛烈。

我們在職場上看到的這種現象,就是行銷顧問公司BrainReserve的執行長兼作者費斯‧帕普康(Faith Popcorn)所謂的「微派別」(micro-clanning)--由共同利益人士所組成的小團體。這件事本身雖然沒有什麼不好,但問題在於,這些團體會有「排他」的性質,導致封閉、歧視、完全不願開放傾聽其他的觀點。在職場上,這種現象會導致基本而具有包容性的對話幾乎不可能進行,而由於受到強化的是「我們相對於他們」的對立心態,而非「我們」的共同心態,因此企業文化、創新與團隊動能,都會受到負面的影響。

我最近看了一段TED的演講影片,正好充分說明了這個概念。我的朋友凱特琳.卡楚曼尼(Caitlin Quattromani)與蘿倫.亞雷吉(Lauran Arledge,拿到證書的勁道講師)在影片中討論了他們的友誼如何因為政治觀點相左,而歷經了種種掙扎。他們確定友誼勝過彼此的觀點,因此會檢驗彼此的假設、向彼此提出問題、並針對彼此的觀點進行開放的對話,正因如此,他們能夠瞭解,一開始讓他們緊緊相連的友誼,不會由於彼此看法不同而受到影響。

我們在勁道公司認為,員工的相似性其實勝過差異性(表面上的差異與檯面下的差異),我們所分享的事物,以及我們對人際關係與生活的渴望,其間其實存在著極大的相似性。雖然我們對達成目標的看法,經常出現很大的歧異,但我們的願景或「終極目標」往往都是一樣的。

我們在「2018大預測」中,預測了今年認同政治的問題會升高,導致職場上人際關係的挑戰提高。以下這些重要的秘訣,可以協助領導者處理職場上的社交互動問題,並強化職場文化。

1、鼓勵好奇心:在組織內部與人際關係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注入充滿好奇的心態,而非防禦姿態。不要緊抓著原本牢固的假設不放,轉而提出一些問題,進一步探索,以便加深理解:
● 你對這件事有什麼感覺?
● 你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
● 在這種狀況下,什麼事對你來說最重要?
● 從你的觀點看來,理想的結果是什麼?

提出問題固然很重要,但好奇心最重要的一環是帶著同理心來傾聽,把希望「贏得」對話的渴望丟在一旁,在對方說話的時候,全神貫注地傾聽,力求瞭解對方的想法。瞭解應該是進行對話的最大目標。

2、質問真相:領導者需要投入其中並「保持清醒」,清楚掌握團隊與組織內部的狀況。真相永遠都會有多種版本,且會彼此矛盾,領導者需要設法瞭解團隊內部各種不同的脈絡與觀點,我們禁不起盲目以對。如果由於對立的觀點而引發人際之間的問題,領導者需要開啟對話,和所有當事者直接討論處理這個問題。

3、引發衝突:雖然每個人到頭來都不希望處在衝突的狀態之下,但我們有時就是必須引發紛爭,才能強化彼此之間的人際關係,並找出最佳的解決之道。我們需要提倡(而非限縮)對話,而要做到這點,我們就必須運用對話來引發各種不同的觀點。如果觀點之間出現相左的狀況,就表示彼此之間正在分享想法與感受,這正是組織內部所需要鼓勵的狀況。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希望預防衝突升高,並設法修補裂痕,如此一來,衝突出現時,才能帶來正面的影響,而非致命的傷害。

為了解決各種問題,必須先讓這些問題浮出檯面。這個解決浮出檯面問題的過程,或許不太容易,也不太愉快,但認清組織內部的狀況,以及認同政治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很重要的,唯有如此,我們才能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對話,直接予以處理。


本文節錄自「管理雜誌」525 期
http://www.harment.com/oc.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