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尋找特色商機 深耕醫藥人才交流

Foto

生技新南向行不行?

政府極力推動「新南向政策」,生技南向究竟可行不可行?不能只是口號,台灣應如何掌握生醫領域優勢、確實創造東南亞商機?陽明大學藥物科學院院長康照洲指出,原料藥、疫苗、高端藥品及高階醫材,或有較多切入市場的機會,但最重要是長期深耕人才。

行政院去年9 月5 日宣布「新南向政策推動計畫」正式啟動,將由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負責政策協調及推動執行,2017 年度共編列預算42 億元,並將整合地方政府、民間團體、台商組織與外國友好團體資源執行。

「新南向」的目標市場將鎖定東協10 國、南亞6 國與紐澳共18 國,將從「經貿合作」、「人才交流」、「資源共享」與「區域鏈結」四大面向著手,期建立「經濟共同體意識」。

目前,東協已是全球第七大、亞洲第三大經濟體,加上東南亞國家經濟成長與高齡化的趨勢下,醫療支出顯著增加,整體醫藥市場近200 億美元,生技醫療產業未來在東南亞市場極具發展潛力。

隨著東協國家消費力及醫療品質提升,疾病防治重心也逐漸由傳染病轉向慢性疾病,據世界銀行統計預測,2020 年東南亞等國醫藥支出可上看1,680 億美元,相當於全球總額之10%。

陽明大學藥物科學院院長康照洲指出,「新南向」政策最主要的目標是要有經濟利益,也就是讓台灣的產品進入他們的市場,目前最主要的方式有二,其一是在台灣製造後再外銷到這些國家;其二則是到當地設廠,在地製造在地販賣。

對製藥業而言,因台灣市場不夠大,不管是成本、製造量與藥價都面臨困境,使台灣製藥業的發展受限,康照洲認為,就藥品而言,以「台灣生產外銷國外」的模式正好能解決這些問題。

新南向啟動 各界蓄勢待發

隨著政策正式開跑,近幾個月台灣各家生技業者開始摩拳擦掌,透過合作、授權等方式整合資源,準備搭著「新南向」浪潮前進東協市場。

去年12 月29 日,友華與永昕宣布簽訂藥品授權經銷契約,永昕將旗下適應症為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生物相似藥TuNEX 授權給友華,雙方共同合作開發東南亞市場。

友華董事長蔡正弘表示,本次合作目標先鎖定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緬甸、汶萊、柬埔寨、寮國等市場,未來藉由友華在東南亞耕耘多年的法規、銷售團隊與通路,將國內更多新藥引進東南亞國家。

不過康照洲也提醒,有些國家仍存有對在地廠商的保護機制,除了過去已在東南亞長期佈局的公司外,現階段很難全面性地突破當地市場,加上中國與印度的競爭威脅,建議企業也能思考新的南向模式,或針對當地特殊需求合作開發。

另外,因當地廠商多生產基礎學名藥,原料藥、疫苗、高端藥品及高階醫材也有較多切入市場的機會。

例如國研院動物中心(以下簡稱動物中心)與樂斯科生技於1 月3 日簽訂合作意向書,要將動物中心研發的高階實驗鼠透過樂斯科代理,銷售至東南亞各國。

動物中心自1994 年起就在台灣建立實驗鼠供應網,支援在地生醫研究的發展,2004 年更進一步運用基因工程技術,成功建立上百種基因改造特殊品系。去年更成功開發高階「擬人鼠」,瞄準精準醫療的需求。

近年,東南亞各國生技產業逐漸起步,動物中心統計,泰國每年使用實驗鼠105 萬隻、新加坡70 萬隻、印度也超過百萬隻;另外,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等國,根據人口數與每年藥品銷售金額估計,市場潛力一樣不容小覷。

為了將台灣優質的「實驗鼠」推進南向,動物中心與樂斯科生技合作,希望能結合動物中心的「品牌」與樂斯科生技的「通路」,使上下游供應鏈接軌,奠定台灣的科研地位。

深耕人才交流 打通市場、法規門檻

對於「新南向」計畫中的人才交流,教育部也準備10 億元推動教育深耕,獎勵新南向國家的學生來台就讀;政府也將提供公費獎學金,補助台灣學生到東協等新南向國家的台企實習。

未來,政府將培育第二代新住民為南向「種子」,對新南向相關科系給予新住民加分優惠,另外,對於專門技術性藍領外籍移工建立評點制度,符合條件者於12 年期滿能延長在台居留,彌補國內產業人力。

康照洲則建議,可以先從暑期進修班開始實施,透過提供獎助的方式,邀請東協各國在藥學、生技製藥相關領域的年輕學者來台上課,甚至協助訓練當地藥證主管機關人員。

經過「面對面」交流,台灣可以與當地的研發人員建立實質合作管道,也能更了解當地法規及審查文化,未來在藥證協調上亦可能更為方便。

他同時強調:「這不是一項立即見效的投資,而是5~10 年的長期耕耘,但獲得的無形資產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

另外,康照洲也期待透過國際學會的力量,促進與東協各國的藥師交流。他表示,藥師是第一線的配藥人員,透過溝通交流,可以深入了解各國使用藥品的習慣,有助於台灣藥廠對「新南向」的市場掌握與策略制定。

(本文節錄自《環球生技月刊》2017年1&2月合刊號)

http://www.gbimonth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