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想像全球金融危機已過去整整十年,當時雷曼兄弟頃刻倒閉,由此引發一系列資產價格貶值,不但對全球股市形成猛烈衝擊,更嚴重的是,對房地產市場及實體經濟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直至今日,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餘波仍對政治以至投資人心理等各方面具有影響,讓人不由覺得這場震撼世界的危機似乎近在昨日。
時值金融危機爆發十周年之際,投資人與決策者雖已汲取教訓,但對於下一次危機,我們的著眼點或許放錯了。我想退一步,從市場的日常波動中暫時抽離,冷靜審視從那些命定之日起,究竟發生了甚麼改變。類似的事件會否再次發生?投資人是否有理由認為全球經濟依然脆弱?
如雷曼事件觸發的新一輪金融危機似乎並無可能。首先,引發危機的根本因素已被根除。如今,銀行資本充足、資產負債率穩健、借貸標準嚴格,而資產價格已全面回升,金融體系各環節之間更為獨立,風險傳導大大減弱。儘管近年來資產價格大幅成長,投資人卻依然小心翼翼,不再像過往那樣抱著天生樂觀的心態,以至於大量個人投資人加大槓桿,提高資產價格。此外,與危機發生之時相比,今天的金融體系從根本上降低了互通性,這意味風險蔓延的可能性已減弱,即使風險真的發生,亦是源於總體經濟與地緣政治風險,而非金融體系本身。
有趣的是,如今市場的參與者在投資決策的過程中,更為重視總體經濟與地緣政治風險分析。這些擔憂並非危機前兆,但如今卻主導著話題走向 — 金融危機的直接後果,以及此後發生的一系列危機,從歐洲主權債危機到眼前的土耳其動亂及新興市場風險。在我看來,當前市場似乎過分強調對總體經濟和地緣政治風險的分析,因為長期來看,總體經濟、地緣政治和政策結果與資產市場走勢之間的關聯性仍較低。而且這種動盪往往以看似矛盾的方式上演,例如在2016年,雖然發生了英國脫歐公投和川普贏得大選,但債券和股票市場後續表現仍持續向好。
最後,各時期熊市的表現也都不盡相同。當2000年科技股泡沫破裂時,只影響到相對較少數的資產持有人,例如股票市場的投機者、科技公司早期股票期權計劃的參與者等。雖然經濟成長有所放緩,但美國整體經濟在泡沫破滅期間並未出現緊縮。然而,在2008年,個人投資者普遍要承擔資產價格下跌的風險,導致了更大規模的需求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實體經濟與資產價格通縮之間則表現出一反常態的密切關聯度。
這也是為甚麼在目前的環境下,對投資人來說,個別證券的估值和長期前景遠比「聯準會情緒」或歐洲最新通膨數據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