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品牌注意! 消費體驗的負面教材

Foto

哪些歐美品牌,因為創造了不好的消費者體驗,或是自以為創新卻不順暢的購物流程,導致消費者負評連連? 

2016年初英國馬莎百貨(Marks & Spencer)原食品總監史蒂芬‧羅(Steve Rowe)升任執行長後,這個在本土有840多家門市、海外有近500家門市的歐洲百貨業巨擘宣佈,將會關閉英國30家虧損門市、以及法國、荷蘭、比利時、匈牙利、波蘭、與中國等地區共53家全資門市。

<<馬莎百貨舉棋不定的市場定位 流失消費者>>

2017年度馬莎百貨國際市場虧損仍高達3,000多萬英鎊(約新台幣13億元),利潤下跌39.6%,同年底該公司將香港與澳門27間門市的零售業務,轉售給長期合作的中東企業,象徵馬莎百貨正式退出國際市場,未來將退守英倫本土。成立於1884年的馬莎百貨,一直以販售純英國製造的食品、服裝和家居用品聞名,在該公司最輝煌的1997年度,它成為英國第一家稅前利潤超過10億英鎊的零售商。這家百年老店有保持低調的傳統,在英系百貨中的廣告預算總是吊車尾,但靠商譽累積出來的口碑行銷仍讓它在大不列顛名聲響亮。

但是在海外市場,馬莎百貨弱勢的行銷使它缺乏統一、可識別、與高可信度的品牌形象,例如,在中國的二線城市知道該品牌系出名門的消費者一直不多。 近年來該百貨的食品銷售持續成長,服飾銷售則有下跌趨勢。例如,2016年度馬莎的食品銷售額就比前一年上升了3.6%,而服飾銷售額則下降了2.2%。儘管此消彼長的形勢越來越明顯,但該公司的海外門市仍一成不變地繼續主打服飾類商品,而且其賣場空間與陳設都因為過度「在地化」,反而喪失了原本最有吸引力的「倫敦印象」。

另一方面,其服飾產品卻又全然是英國市場的流行款式,過多的深色或灰色服飾在多數海外市場顯得太保守抑鬱,甚至連商品尺碼都沒有配合當地人的身材做調度。在這些市場,馬莎的服飾被夾在奢侈品和快時尚之間,產品定位尷尬卻又價格偏高。海外實體店節節敗退的馬莎百貨原本對電子商務寄予厚望,該公司於2012年在中國開設了獨立的網購平台,三年後其線上營業額成長了80%。然而,不同於國外消費者傾向到百貨公司官網購物,中國消費者最近更常透過天貓、京東、或線上代購來買品牌商品。

無論在價格或經營方式上,單品牌的多通路銷售都強烈衝擊到馬莎百貨的網購業務。此外,在不少時尚業和百貨公司都推出手機App之際,馬莎在行動購物領域卻毫無動靜,這也讓該公司的海外電子商務雪上加霜。 其結果就是在今年1月初,馬莎宣告終止在中國的所有網購業務,意味從線上和線下都徹底退出這個世界第二大的服裝零售市場。

<<糟糕體驗 讓搬家公司「核桃」在市場銷聲匿跡>>

2017年5月在美國紐約市新創成立的搬家公司「核桃」(Walnut)旨在以全新的角度來解決搬家過程中所可能發生的問題,他們相信:搬家是一種客戶服務,而客戶就是上帝。該公司調查發現搬家過程中的壓力部分來自對搬家工人的陌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核桃公司會在搬家前發送搬家團隊的照片和簡歷給客戶;該公司也要求員工貫徹微笑服務,並主動與客戶分享一些有效的搬家妙招。

核桃搬家公司還認為支付小費也可能讓客戶產生壓力,因此它採取不收小費的政策。這些對細節的講究果然有反應在客戶的評價上,在創業後的兩個半月裡,核桃為40名客戶服務,獲得了28,000美元的報酬。所有的客戶都在評價網站Yelp給核桃五顆星的好評,並表示願意推薦本服務給朋友,之後真地有收到推薦的數十名新客戶又聯絡核桃搬家。然而,高品質的服務和更好的員工待遇是分不開的。為了在正式營運後讓員工樂於為客戶創造更好的搬家體驗,核桃必須向員工支付更高的薪資,這就使客戶看到該公司的搬家報價總是比其他公司貴。

此外,因為客戶在對比總成本時會將小費考慮在內,所以他們自然會認為核桃的高報價是把小費攤派在其中,因此該公司的無小費政策也沒能讓客戶領情。核桃搬家在營運後也發現要透過工序的最佳化來壓低成本、進而減少報價是不可能的,因為搬家業不同於可預測性高的零售業——搬家工人每次出勤都得面對新的房間、電梯、和家具;儘管試圖提高工作效率,但高度的不確定性,本來就是搬家業的一部分。

於是最後的問題就是要確認,人們是否願意花夠多的錢來換取更好的搬家體驗。核桃公司研究後發現,消費者願意為想要的東西(wants)揮霍,如餐廳、服裝、汽車、或飯店等;但對於必需的東西(needs)則會盡可能吝嗇,如教科書、停車、或飛行等,遺憾的是搬家也是其中之一。

【本篇未完,完整請見 動腦2018年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