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USMCA或將成美國雙邊協議的範本

Foto

美國與加拿大在最後時限達成協議,完成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SMCA),取代《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多數媒體多放眼於該協定對北美市場的影響,惟簽署USMCA背後的意義更值得探討。

 川普總統從競選時期便不斷批評NAFTA,認為該協定造成美國製造業流失工作機會,為「有史以來簽訂最糟的協議」,故把與墨西哥及加拿大重談貿易協定視為重要的政見。今年8月中開始進行首輪磋商,8月底先與墨西哥完成談判;然與加拿大協商則不甚順利,直到9月30日最後期限,才敲定相關細節,完成美墨加貿易協定。

 觀察新協議有三個重要的意義:

 首先,內容係由美國單方主導:USMCA的內容幾乎是按照美方提出的版本通過,包含汽車原產地原則,將北美製造的零組件由62.5%提高至75%,並訂定免稅額的上限;從事汽車生產的勞工薪資水準;訂立16年的落日條款,三國每6年重新會商;加拿大乳品市場的開放則最受關注,有媒體指出加拿大才開放3.5%市場,影響相當有限。殊不知,加拿大一直堅守乳品市場,以價格控制和高關稅保護本國乳品業者,超出限額需加徵200-292%以上高額關稅,不論WTO或是NAFTA,甚至是最嚴格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加拿大都不願意開放,此次不但對美開放市場,尚同意取消備受爭議的「第七級」(Class 7)乳品定價制度,這制度讓加國以超濾牛乳(ultra-filtered milk)優勢縱橫國際乳品市場,故能爭取到此開放相當不易。

 其次,美國採由易而難的策略:美國對外談判從爭議較小的國家談起,先是美韓,再與高度仰賴美國市場的墨西哥(去年出口240萬輛至美國市場)達成協議,由於加拿大去年也出口180萬輛至美國,讓加國承受極大的壓力,被迫接受相關條件。至於爭議性較高的鋼鋁關稅,則未予以討論。預計美國下一波再與日本以及歐盟進行協商,談成的可能性極高。最後,再與最棘手的中國大陸會談。

 第三,或將成為後續談判的範本:USMCA特別值得關注的內容,是增加了智慧財產權保護部分,禁止以電子方式散布數位資源,並延長美國藥品專利權至10年;且增加了限制國有企業進行非商業活動、訂立外匯法規阻止國家政府操縱匯率、阻止任一方的協約國和「非市場經濟國家」談定自由貿易協定。這二項本非必要的內容,尤其是後者對墨西哥與加拿大關聯性較低,顯然是針對其他國家(主要對象應為中國大陸)而來。職是之故,本文以為美國似乎已經將USMCA的部分內容,列為未來與其他國進行雙邊談判的基礎。

 從以上分析可知,美國未來的談判策略走向。川普政府在美國優先與堅持美國利益的思維下,從阻力較低的國家逐一談起,利用已經談成的雙邊協議,壓迫其他國家屈服。下一波將與日本與歐盟協商,迫使歐洲調降汽車關稅,要求歐日持續開放農產品等市場,並接受智慧財產權等規範。待這些西方盟友都談成之後,就可能結合各國的力量,共同聲討中國大陸不公平貿易、侵犯智慧財產權與技術侵奪等行為,要求大陸接受美國相關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