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吸管衛生誰來關心

Foto

台灣發明人代表團參加法國蒙貝列雷平發明展今年再傳捷報,共獲得2金、3銀、4銅的優異表現。而其中「可取代塑膠製的甘蔗吸管」的金牌是評審團特別獎,時值各界討論禁止使用吸管問題,此項獲獎引起民眾的有感。

 2015年海龜卡吸管的影片,讓吸管傷害海洋生物印象深烙人心,環保團體將吸管列為首要關心項目。環保署今年六月宣布限用吸管草案,預告明年7月起,包括公家機關、學校、百貨公司和連鎖速食等八千多家場所,將不得再提供塑膠吸管,但以生物可分解材料和植物纖維製作的吸管,則不在此限。

 環保署的「Green Mark」生質標章,表示塑膠製品添加一定比率的生質材料。但很重要的觀念是,生質標章並非生物可分解材料的認證。

 美國USDA和日本BiomassPla的生質標章,都是含25%以上生質基質為標準,這種材料稱為生質塑膠或生物基(bio-based)塑膠。生質塑膠的利用和回收方式,和石化塑膠並無不同。

 歐盟研究報告,植物基底材料不一定是生物可分解材料,製作材料採用的方式(化學結構)才是決定的關鍵。標榜玉米澱粉或甘蔗渣製成的產品,可能擁有生質標章,卻不一定是生物可分解的,相關業者應主動提出國際或環保署的認證。

 生質塑膠(bio-based)和生物可分解材料(bio-degradable),兩者並不相同,即使是熟悉塑膠的專業人員也常將兩者混為一談。

 生質塑膠是工業概念—循環經濟下的產物,用以逐漸減少石化原料的使用,其廢棄物藉由工廠設備來進行回收再利用。

 生物可分解材料,則是綠色概念─自然循環,經由堆肥、土壤吸收、光合作用、植物生長,再製作成生物可分解材料。意即,生物可分解,意味在特定環境條件和時間下:一、會發生細菌(生物)作用;二、會分解碎裂。

 台灣地區夏季溼熱,細菌容易孳生。生物可分解的材料或其他植物纖維製作的吸管,在一段期限以後,也會出現破碎分解的情況。這些隱憂可能發在特定環境和一定時間以後,但食品安全和國民健康的疑慮零容忍。

 生物可分解的製品,用於接觸飲料食物,應在特定條件下保存,在一定期限內使用,否則恐怕會有發霉或誤食碎片等衛生問題。如相關單位放任不管,致發生食安問題,恐重創庶民經濟。

 這些隱憂,製造廠商要如何因應,飲食業者要如何預防,政府又要如何把關,才能讓消費者既響應環保又不用擔憂自己的健康受到威脅,是政府、業者和民間的重要課題。

 收集和分類是環保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過程。生質塑膠或是生物可分解的材料,都不是魔法,無法讓塑膠廢棄物在短期內消失,對環境的影響與對動物或海洋生物危害,在崩解或分解以前,都依然存在。

 政府應闡明「Green Mark」 環保標章認證的生質材料與生物可分解材料的區分,讓消費者容易清楚分辨。企業則應負起社會責任,積極開發和選用對環境友善的材料,通過相關認證,提供詳實的說明。而消費者也要持續接受新資訊,加強環保意識。才能上行下效共好共贏,促進台灣經濟發展,達到企業永續經營與全民愛護環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