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百年傳承來發鐵店

Foto

郭慶順以鐵鎚煅火打出希望

沿著竹山媽祖宮(連興宮)殿前道路前行右轉,就可見到郭慶順每天打鐵的「來發鐵店」。這是一間百年鐵舖,從清朝末年開始發跡,是郭家打鐵職人展演的舞台。歷經百年鑄鐵歷史、四代的傳承,如今的「來發鐵店」,已是全台唯一純手工的打鐵工舖。

台灣致力於保存傳統文化,從政府單位到地方社區都不斷發掘、記錄這些傳承著精湛手藝的國寶級師傅,他們用堅定的意志、不放棄的精神與熱愛台灣的心,繼續著傳統的工藝,保留台灣的記憶。竹山小鎮的「來發鐵店」就是其一,也許打造農具已經式微,但純手工打造的菜刀仍受到不少主婦或廚師喜愛,因為用汗水與心意打造的一把刀,都存在著歷史的記憶!

位於南投縣竹山小鎮上的「來發鐵店」,是南投竹山鎮第一家打鐵店,鑄鐵技術名聞遐邇,不少人慕名而來。隨著時光流轉,來發鐵店至今已走過百年,目前由第四代、第五代父子倆接手經營,郭家父子堅定守護著精湛的打鐵手藝,維繫著南投竹山第一打鐵老店的名號!

農事需求造就竹山打鐵巷

南投竹山以盛產竹子而得名,早年上山砍竹、挖竹筍所需要的柴刀、砍刀、堀仔、割筍刀,或是耕作農田所需要的鐮刀、鋤頭等,都由打鐵鋪打造,農業時代的台灣,許多小鎮都發展出打鐵街以供應農事需求。隨著工商業興起,自動化器械生產普及,傳統的打鐵店逐漸凋零或消失,只剩少數仍堅持手工打造,在現代更顯得珍貴而特殊,也讓人喜愛上這種手工鐵器的溫度。

竹山鎮農會前的巷子,就是昔日的「打鐵巷」。早年農夫們到農會辦完事後,就會走進巷子購買、訂製需要的鐵器,再往前走到市場採買。稍早之前打鐵巷還有來發、仁春、西滿三家打鐵店,現在唯一還用手工打鐵的只剩「來發」了。

精湛技藝,彌足珍貴的在地職人

在大量機械化製作的現代,所有的產品都是可複製、大量生產的,但純手工打造的產品,每一件都是舉世唯一、獨一無二,古語說:「人生有三苦:打鐵、撐船、磨豆腐」,撐船者冒著突來風浪的危險;磨豆腐的三更睡、五更起、賺的是蠅頭小利辛苦錢;打鐵更是三苦之首,在烈焰高溫環境中,苦如地獄。既然鐵器能借助機械製作,又何必堅持手工打造?

打鐵,是用眼睛看,就讓人覺得辛苦的工作。而親見其過程,更讓人敬佩堅持打鐵技藝的職人,也愛上純手工打造的菜刀、鐵器,因為它是唯一,而且有著匠師的用心。

斑駁的磚牆,歷史的記憶

老磚牆築起的來發鐵店,歷經了五代的傳人,傳承百年,磚牆上的孔洞都是歲月刻畫的痕跡,它見證了來發鐵店的興衰,也堅持讓自己存在著,可以完整述說打鐵老街的故事。

往昔此起彼落的打鐵聲與火光飛濺的景象已不復見,如今,只剩下來發鐵店仍堅持生起爐火,按著客戶的圖紙打造鐵具,一整排老舊的磚牆建築雖已難重現昔日榮景,但老店仍然堅持傳承著這份傳統工藝,用一錘一錘的打鐵聲,延續著百年來還沒滅絕的聲音。

溫柔鐵具背後的鐵漢柔情

第四代鐵人郭慶順,從14歲開始,每日晨起第一件事情,就是到鐵鋪生火,開始一系列的鑄鐵過程。從生鐵到包鋼、受熱、搥打、熱熔、打出彎度、削平鐵器,到完成一把手工製作刀具,至少需耗費三個小時。夏日炎熱難耐時,除了天氣的高溫,還得忍受爐灶的炙熱。他說:「至今,台灣的手工鐵鋪已經微乎其微了,包鋼鑄造的手工過程更少,為了保持傳統技藝的功夫,任何一道製作程序都不能馬虎」。

年約65歲的郭慶順,打鐵至今已過半個世紀,年過半百的柔情鐵漢,心中有著傳統技藝傳承的夢想。他告訴兒子,不管如何,三十而立之時必定要回來接手百年鐵鋪,要求兒子放棄電腦工程師的高薪返鄉接手。他說:「不想向命運低頭、向傳統手藝告別,就必須要永續傳承。」

來發鐵店

地址:南投縣竹山鎮下橫街3巷6號

電話:049-264-4912

營業時間:07:30-21:30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Laifarblacksmithshop/

本文摘錄自《行遍天下》月刊2017/05第299期

更多旅遊資訊,請見行遍天下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