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呷飯皇帝大!改變,從餐桌開始

Foto

你是「知食」分子嗎?或者說,你願意為減緩氣候暖化、減少食物里程、環境永續、幫助在地農友盡一份力,在飲食選擇上儘量「吃在地、趁當季、自己煮、不浪費」嗎?

相信多數人的回答都是:願意啊!但,你真的把吃飯當一回事嗎?呼應台灣食育協會和農委會以今年為「食農教育行動元年」的倡議,《健康遠見》選定食育做為報導主題。

食育有多重要?每天,我們都要和食物打交道好幾回,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早餐喝豆漿的黃豆、吃麵包的小麥要搭很久的船到台灣,甚至會被堆在高溫船艙下,原料早已不新鮮;也不知道速食店的玉米濃湯,可能是基改玉米做成的。

本刊從「認識標章、地產地銷、自煮力、惜食」四大核心面向出發,告訴你如何在生活上落實。

首先,在地、當令食材,從產地直送餐桌的距離最短,平價、美味,符合大自然節奏,也最安全。蔬果盛產的季節,不用噴農藥,就會長得很好。在地更沒有基改作物,不用擔心有潛藏的健康危害。《食安法》修法後,進口的基改食品也已納入管理,都要標示清楚。

校園、餐廳及賣場一起動起來

其次,已在中小學營養午餐開始試辦的「4章1Q」食材認證,和「吃在地、趁當季」,其實是一體兩面,因為有標章的食材,都是在地生產,也因可追溯到生產者,對消費者權益更有保障。

食育是民生大事,除了向校園扎根,名廚和餐廳、賣場業者的加入,更可帶動食育成為新一波的全民運動。

本特刊最吸睛之處在於,我們採訪了江振誠、欣葉董事長李秀英、四知堂老闆陳超文等三位名廚,他們從每日採購食材的源頭,為我們詮釋食育精神。李秀英董事長更為讀者親自製作媽媽傳承給她的刈菜飯,媽媽的味道也成為欣葉的特色。陳超文則親自帶領《健康遠見》記者到菜市場買菜,示範選購食材的樂趣。

加上台灣星座達人瑪法達、與便當達人王南琦兩位親自示範的料理,特刊共蒐集九道好看、好吃、又好做的家常食譜,你可以在家演練「自煮力」。

特刊以名列亞洲50大餐廳的型男主廚江振誠為封面人物,他也親自上場,為我們拍攝影音紀錄片,影音與文字報導已見諸四月號《遠見雜誌》和官網。

國際廚藝界對氣候暖化造成食材短缺的影響,不能置身事外,這位「哲學家主廚」除了努力讓台灣味登上國際舞台,也為在地食材開發新菜單、尋找農友契作需要的食材、甚至自闢農場養雞的種種新飲食革命,在特刊中都有完整的論述。

「一天三餐,每個人每天都有三次改善健康、改變地球的機會和力量,」演繹國際保育專家珍古德的這句話,也就是好好吃飯,不但可守護自己的健康,也可守護台灣的糧食和土地。

就從此刻開始你的飲食新習慣吧!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食農教育動起來 認真學吃飯;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goo.gl/uczaSD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食農教育動起來 認真學吃飯:

https://goo.gl/yYy86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