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商品進大陸在目前市場上多採行三種方式:小三通、跨境電商與正常貿易;但透過小三通進入大陸的商品不易在市場流通,而且愈來愈不通,那麼臺灣商品要如何進大陸?
2014 ∼ 2015 年小三通曾因查驗出運送槍枝、毒品的違禁物,使得小三通被視作走私的通路,而一度遭大陸官方嚴格把關,導致小三通極易卡關;2017 年9 月的廈門金磚國際會,也曾一度關閉小三通運送機制。
小三通商貿的優勢與致命傷
小三通,是落實海峽兩岸直接「通商、通航、通郵」的簡稱,屬於兩岸之間的小額貿易形式,基本上分為「金門往返廈門」,以及「馬祖往返福州馬尾」兩條路線,不僅運費低且不繳關稅,更有效節省時間成本。
但經由小三通進口的產品,僅限於參展或在福建轄區的指定商場才可販售,因為通路有限,更多的時候這些商品是進到了傳統市集的攤販、或當作路邊攤貨進行甩買,對商品品牌經營極為不利。若離開福建轄區到其他商場販售,必須出示進口許可文件及完稅證明才可上架販售,因此小三通雖帶給兩岸旅遊及貿易諸多便利,仍是非正規的進口方式。再者,強行將商品透過小三通進口大陸,將冒著被商品被沒收、銷毀、罰款的危險外,更嚴重的還可能被判逃漏稅的刑法,近來這樣的案例層出不窮,不能不慎。
中國大陸跨境電商發展的類型
大陸跨境電商發展模式已趨於成熟,商業發展模式會因為交易主體屬性、商品品類、商品流動方向等不同,而在電商商業模式運作上,發展不同的市場運作方式。可從三方面進行分類:
一、按交易主體屬性分類
按目前大陸跨境電子商務交易主體,將跨境電子商務分為B2B 跨境電商、B2C 跨境電商、C2C 跨境電商三類。
二、按平臺經營商品品類和開發運營分類
按電子商務網站經營商品品類進行畫分,電商平臺又可分為:垂直型電商、綜合型電商兩種。其中為因應大陸龐大消費人口採購國外商品的需求,各式跨境電商採購平臺會因應消費群體不同的需求,提供該領域所需全部的深度訊息和服務,因而產生垂直型電商的發展。垂直電商有名者包括:定位母嬰產品的紅孩子、蜜芽;專注服裝的凡客誠品;專攻女性用品特賣的唯品會等。
三、按商品流動方向劃分跨境電子商務
跨境電子商務的商品流動跨越了國家地理空間範疇。按照商品流動方向劃分,可分為跨境進口電商、跨境出口電商兩類。
產品不做正規貿易 在陸寸步難行
正規貿易,俗稱「正貿」、「大貿」,就是透過國際貿易的方式,讓商品能在大陸實體通路的大賣場、連鎖超商等,以及線上需要認證的通路天貓、京東等電商,合法上架商品販售。
正規貿易辦理完成,能拿到臺灣人俗稱、但不正確的說法「三證」(三證不只三張證明,依不同品類品項,要拿到的證明包括:入境貨物檢驗證明、進出口化妝品標籤審核證書、化妝品檢驗疫CIQ 標誌、北京批文、食品衛生許可證、食品流通許可證、清關完稅證明等)。
很多臺灣廠商會問,有些平行輸入的水貨也能在臺灣的線下實體商店、線上網路能買到;那麼,為何大陸卻嚴格規定只有正規貿易進口的商品,才能於正式通路與賣場上架?其主要原因包括:大陸進口商品很容易藏存所謂的山寨貨、假貨。可能原本是正版的水貨,也會因為太多的山寨的假貨,讓大陸的消費者開始不願意購買來路不明的進口貨。此外,許多經銷商(代銷商)已不願承擔未經正規貿易進口的商品推廣與銷售,對這些廠商來說,如果銷售非正規的貿易商品,很容易被職業打假人盯上,容易招惹作一筆生意卻賠十筆單的麻煩;再者,經銷商投入一款商品,自然希望能長期穩定的投入與運作,持續積累的經營,如果廠商本身連該投入正規貿易的作業費用都不願投資,自然就很難與這類廠商合作。
正規貿易大利多的最新政策
由於中國大陸對日常消費品的需求非常大,但進口日常消費品,需要徵收關稅和增值稅,同時再加上物流成本,導致進口商品在大陸的終端售價遠高於國外。為解決因部分商品貨物關稅高,常促使跨境電商、海淘等地下化、或走私等運作。
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於2017 年12月1 日開始,調整部分商品進口關稅稅率,本次降稅涉及187 項進口商品,平均進口關稅稅率由17.3% 降至7.7%,降稅幅度近10%,部分商品(如一些嬰兒奶粉)的關稅稅率直接降為0。
同時,這也是中國自2015 年以來,第四次降低部分消費品進口關稅,而降稅意謂大陸官方鼓勵正規貿易發展,對於遏制消費外流也意義重大。
下定決心走正規貿易的路
透過正規貿易方式將商品送進大陸,是認真經營大陸市場的重要一步。
即使進行正規貿易作業時間長、步驟繁瑣。食品、化妝品、酒類等進口,都有必須要面對與處理的技術門檻。因此,目前尚有很多臺灣中小企業透過「跨境電商搭配直郵」的方式進行兩岸商貿交易。
只是依此方式銷售,貨物銷量有限,而且只能上架電商通路,並無法實際進入實體通路上架。想真正進到大陸做生意,辦理正規貿易是一條必須下定決心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