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河南鄭州機場北行一小時車程,到達黃河新鄭大橋左側的黃河灘,十二月攝氏零度霜降冬季,黃河大橋下一片綠油油生意盎然的小麥田,妝點著原本蕭颯的田野。眼前10多公頃的麥田,是黃河富景生態園萬畝園區的一隅,也是生態園創辦人連萬生董事長15寒暑心血結晶。
駕著高爾夫球車、頂著霜降勘查黃河護堤工程的連萬生,來自台灣新北市八里,為農家子弟。早年畢業於開南商工土木工程科,隨即進入營造業、道路興建工程領域;參與過北橫公路、三鶯大橋等工程興建。台灣70年代十大建設帶動的發展,成就他人生第一桶金。連萬生將道路工程獲利,購置土地、轉戰地產建築,在家鄉八里建屋銷售;累積相當財富。2000年前後連萬生在廣西桂林投資興建酒店,與大陸正在崛起的旅遊業結緣。
2003年前往山西五台山,行經鄭州黃河時,眼見少年書本上讀到的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竟然寸草不生,「黃河怎會是如此荒涼?!」當下心生整治之意,隨即與當地政府接洽,租下萬畝、600公頃廢河灘、50年的租期(大陸土地國有)。將台灣的事業交給合夥人,自己留下來,開啟黃河農夫的屯墾生涯。
頭殼壞去?
親友眼中「頭殼壞去」的疑惑,不減連萬生的決心。猶如愚公移山般,帶領1~200百名當地農民工,親力親為。他先從整治、養地做起。種植不下百萬棵楊樹、柳樹,改善土質;並引黃河倒流河水成為人工湖,美化環境。近四年的努力,地利改善,開始種植玉米、大豆、地瓜等雜糧作物。
用堅持與毅力開創
本著有多少力量做多少事,連萬生不向銀行借貸,全靠自有資本。每年都要砸下幾百萬人民幣,前後超過10年的光景投資7~8,000萬人民幣、仍未能打平時,「究竟繼續、還是打住?」連萬生一度煎熬。當年台灣創業的毅力告訴自己,堅持下去才能使過去的努力開花結果。
一步一腳印,做中學;「錯幾次就會了」是連萬生的座右銘。他結合兩岸農藝專業,引進高品質的葡萄、台灣紅肉的火龍果。並運用從事建築養成的美學觀念,將廢黃河灘打造成春、夏、秋當地人可以賞玩的生態遊憩區。並根據在地生態栽種花木,春天有海棠、四季有著高大的玫瑰(當地人稱月季)。七、八月葡萄成熟的時候,是當地農校產學教育的農場,以及當地民眾親子教育的園地。建馬場,用最綠色的養殖方法飼養豬、羊、家禽,生產自己願意吃的肉品、雞蛋。種植千畝的(一公頃15畝)葡萄,引進桃樹、梨樹、石榴也有250畝,打造百果園。栽種四季皆有的四季時令、溫室有機蔬菜,闢有春天可以賞花、秋季收成的千畝油菜田;2,000畝的花生、甘藷、大豆。兩年前,地利養成,連萬生用400畝的土地在河灘地種植小麥,隆冬寒天時,麥苗油綠。
連萬生最有成就感的,要屬他以自身深厚營建專長,將園區附近氾濫的黃河水域,經由護堤工程整治,使附近的農地免於水害,收穫增加,環境生態改善。黃河灘原是鄭州的一處沙源地,「15噸的草種、用來恢復生態;手腕粗的小樹一點點長大」,15年間連萬生完成萬畝荒沙灘的綠化工程。為了保護濕地生態,富景生態園內未建設高大水泥建築物,只有幾處木質結構簡易房屋。連萬生以「阿里山」、「臺北」、「台南」、「台中」等命名這些房舍,將臺灣元素搬到黃河邊。園中的日月湖名稱,取自臺灣的日月潭;是由當年大沙坑改造而成。湖水面積600餘畝,岸邊垂柳,湖中小島相連,湖水清澈,優美宜人。
以生態保護為建設準則,以自然生態為主題,以黃河濕地為依託,結合臺灣現代化生態建設經驗,黃河富景生態世界已發展成為河南鄭州集旅遊觀光、休閒度假、生態農業、科普教育為一體的複合型4A級國家旅遊景區。
前後投資1億人民幣,歷經12個寒暑、2015年方才打平。連萬生也從台灣建商,變身成他口中的黃河灘農夫,鄭州市首長的座上賓,當地受尊崇的產業家;富景生態園區為河南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河南農業科技培育基地。
日出而作、日落不息;一天工作超過16小時、全年無休,換得古銅膚色、健康的體魄,是連萬生15載勤耕的另一收穫。堅持理想、打死不退「所有做出成績的台商都有不怕吃苦、克服萬難的精神與特質。」,正是連萬生這樣為無所不在的台商做了最佳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