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如何調整團隊內部的當責問題

Foto

我想回到討論「當責」部落格第一部份裡面原本引用的那段話:「我們的生涯發展、我們的公司、我們的人際關係、我們的人生,無論是逐漸或頓然間成功或失敗,都是因為一次又一次的對話。」

如果你有注意到的話,其中提到成功靠一次又一次的對話。因此,正如我們發現,責任可能因為我們沒有進行對話而消失,我們也可以創造相反的效果,運用本身的技巧和勇氣,進行所需的對話。

我即將分享的,是有關灌能的策略──這些策略可以協助你要求進行所需的對話,讓當責風氣在你們的組織裡興盛起來。

策略一:提高自我意識
不久之前,我們曾經提過,有效率的領導者會「追蹤趨勢」,他們對四周的環境、對自己在他人身上產生的影響,敏感度較高。他們在漸進的過程中,能夠保持清醒,因此不會在忽然之間才發現,自己面臨了不想面對的狀況──提高自我意識,可以讓你更能監控本身負責的程度,也更加了解自己在他人面前以身作則的行為。這種意識可以讓你盡可能保持正確的前進方向,如此一來,你或你的團隊,就不會在忽然之間,發現自己在無意之間面臨了萬丈深淵。

那麼你要如何提高自我意識呢?

徵求反饋意見。

在你思考自己目前所扮演的角色時,你是否想瞭解本身的績效表現如何?你知不知道在你自己、你的領導者、你的直屬下屬、你的同事眼中,你的表現怎麼樣?有時候,在團隊中建立當責的最大關鍵,就在於身居領導之職的我們,必須設法改變我們本身的行為。

反思

根據國際知名的心理學家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的說法,「自我意識是情緒商數最重要的基石──能夠時時刻刻監控本身情緒與想法的能力,是能夠更加瞭解自我,並預先管理本身的想法、情緒與行為的最大關鍵。」自我意識高的人通常都能夠採取有意識的行動,而非被動地採取反應。他們通常比較能夠表現出負責任的行為──以身作則地展現出他們希望團隊成員能夠表現出來的行為。

策略二:不走捷徑:
正如我們先前所指出的,當責是一種文化問題。在嘗試建立當責文化的過程中,沒有什麼長遠的捷徑可走。但這並不表示,領導者不會試著想找出一條更快速的道路。

我們在「勁道當責」的課程中,曾經談到「要求他人負起責任」、以及「要求他人展現出能力」兩者之間的差異。當你要求他人「展現出能力」時,你選擇認可每個和你產生連結的人的能力,認為他們能夠達成你們說好的目標,這當中有信任的意味在內。

儘管如此,如果你的團隊成員強烈沈溺在「受害者心態」(或者被指責的心態)裡,你也很難就這樣在一旁看著他們。為了對抗這種狀況,領導者通常都會傾向採取幾個很受歡迎的策略,希望能夠迅速「誘導」某些人選擇負起責任。這類策略雖然通常能在短期之內發揮成效,但要想長期保持這種狀態,卻會因此出現很大的問題。

第一條要避免的捷徑是恐懼:

領導者光是說重話,傳達「你會……否則」的訊息,就會引發恐懼。否則你會失去獎金,否則你會被降職,或者否則你會被解雇。這個恐懼策略的短期效益在於,它確實能夠發揮成效!我不想失去工作或獎金,所以我會用盡一切手段、甚至自殺,來完成這項工作。

但運用恐懼策略的問題很多,在領導者背後會出現負面效應,因為員工認為某些事行不通的時候,根本不敢直接說出來,這會讓信任受到侵蝕,員工很可能會開始怨恨你,而且這種怨恨會如燎原之火,一發不可收拾。到最後的結果呢?你會失去在員工身上的情感資本,員工的績效表現會因此下滑,甚至優秀的人才會因此離開。

第二條要避免的捷徑是給予忠告:

我不是說永遠都不要給予忠告。但如果領導者永遠都只想把「自己的」智慧加諸在員工身上,希望協助員工「更加負起責任」,通常結果都不是很理想。我們經常想要運用忠告,因為提供他人「正確的」作法或答案,是個很簡單的解決方案,更不用說,在這樣的場景裡,我們可以讓自己扮演專家的角色。

但是接受忠告的對方,並不會因此而變得更加堅強──他們無法自己設法解決問題、或自己設法進行決策。這會養成他們依賴的習慣,到頭來,他們只會不斷回來找你,希望你能夠提供更多的忠告。當領導者接手處理問題,而非讓團隊成員自己設法解決問題、或自己設法進行決策,員工真正負起責任的機會,就會因此消失。

非但如此,對你來說行得通的作法,對員工而言,不一定行得通。我最近聽到領導策略得獎作者喬.歐文(Jo Owen)的一段訪談,他指出:「生存/成功變革的法則……過去對你來說行得通的作法,未來不一定行得通,最好的領導者會明白這一點,而且懂得保持彈性。」此外,如果你的忠告有誤,那事情又該怪誰呢?只能怪你!

策略三:為自己的「情緒餘波」負起責任:

我的意思是, 你有沒有為自己對他人產生的影響負起責任?這和我們的自我意識策略息息相關,而且我認為這一點很重要,值得單獨提出來談。

我們大多數人都會採取一切手段避免犯錯──而且我們常常還會多做一些,想要證明自己是對的!但如果這種「想要證明自己是對的」的企圖,其實是錯的呢?雖然知道自己是錯的、或者發現自己犯了一個大錯,可能會讓自己不太舒服,但領導者應該問的另一個更大的問題是:「我們犯了錯,卻不願意承認、或者沒有承認的代價是什麼?我們和身邊的人必須為此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當事情出了問題時,有一種十分有力的方式,可以讓我們負起責任,並承認我們所創造的「餘波」。

雖然「道歉」無法解決問題,卻是開始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你自己都不承認的事情,根本就無從「解決」起。承認錯誤並負起責任──這雖然是十分困難、令人痛苦萬分的事,卻是一種負責任的行為,而且這種作法可以鼓勵他人也這樣做。

總結

真正的負責不只是某一項待辦事項,而是一種心態,這是我們透過自己的語言、自己的行動、以及自己的貫徹始終,持續和自己、以及和身邊的人所進行的對話。問題就在於,你是如何表現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