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71213

聚焦稅改核心目標 儘速完成所得稅法修法

 人民殷切期盼的「台版稅改」所得稅法修正案,12月11日起在立法院財委會進行逐條審查,卻遭到立法委員提出多項新增要求而陷入僵局,審查七個條文,除了取消兩稅合一部分設算扣抵之外,其他六條皆遭到全面保留。由於立法院本會期剩下時間有限,如果立院審查因為不斷新增的要求而失焦,所得稅制改革將無法在明年實施,將是全民重大的損失。

我們呼籲,立法委員與財政部應該重新聚焦在此次稅改的核心議題,亦即股利所得稅制改革、企業所得稅率調高、標準扣除額提升、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提升、以及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提升等議題,不宜再不斷提出新的要求,甚至進入秤斤論兩的市場討價還價模式。稅改屬於公共政策的議題,沒有藍綠的政治爭議,也不應成為立委搏取新聞版面的工具,如期通過、儘速實施,應是人民最大的期望。

台版稅改與川普稅改同時進行,雖然台灣與美國國情不同,但是兩相比較之後,台灣正在審議的所得稅制改革,在合理稅收、分配正義、以及財政健全等方面,明顯優於川普方案。

川普方案以降稅為主軸,將造成債台高築的美國聯邦債務再出現約1兆5千億美元的缺口,而且這還是在降稅可以刺激經濟成長到4%以上的樂觀假設之上,川普稅改對於富人有利,除了將遺贈稅起徵點拉高到新台幣3億3千萬元,劇烈調降企業所得稅、以中小企業為名義給予S型企業租稅優惠,都產生富人獲得大量減稅的效應。一向主張美國所得稅制應該要縮減貧富差距的股神巴菲特,對於川普方案就直言不是所得稅制改革,而是撒錢式的減稅。

相較上,台版稅改沒有川普撒錢降稅的政治意涵,而是將爭議多年、遭到企業與個人納稅戶詬病的股利所得課稅制度做了重大修正,修正案將股利所得採取二擇一方案,納稅人可以選擇26%的單一分離課稅,或是併入個人綜合所得稅,兼顧了稅收的平衡、稽徵的成本、富人與中產階級不同的稅率偏好;同時,將企業所得稅率微幅調高至20%,一方面增加稅收,同時也將台灣的企業所得稅調整到與主要國家相近的水準;另外回應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的呼籲,將企業未分配盈餘加徵10%的稅率,調降為5%。可以說,這是一次符合各界期盼,有利於投資與分配正義,完成重大結構性調整的稅改方案。

所得稅制改革是不分藍綠的公共政策議題,特別是在民主情緒高漲的台灣,不可能空憑幾位領導者的個人意志就能成功,更無法演出「無米之炊」的稅改魔術,這一波的台版稅改,是從前總統馬英九與張盛和部長啟動至今,長達5年稅制改革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從一開始不成功的復徵證所稅,到引起爭議的45%最高所得稅率,以及外資稅率低於國人的超國民待遇、引起內資外逃的問題,台灣的所得稅制改革跌跌撞撞走到今天已經進入第5年了。

過去幾次所得稅法修正雖然帶來新的問題,卻因此獲得更多討論與關注,社會大眾對於「財政健全」的共識度越來越高,立法委員動輒要求降稅,討好選民,卻債留子孫的習慣也逐漸修正,產官學界對於打造公平、健全、永續的所得稅收制度的討論焦點逐漸凝聚,為此次稅改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同時,中央與地方政府稅收也因此而逐漸恢復血色,因為稅收的現金流穩定擴增,才取得寶貴的空間來做結構性的調整,也才能在不同的稅目之間進行取捨。

過去5年多階段、涉及多種稅制的持續性修法,凝聚了社會共識,恢復了財政稅收的增長,為此次稅改鋪墊出重要的基礎,在此之上,一鼓作氣完成結構性的改革,是全民共同的期盼。

但是,在所得稅法修正案進入立法院最後一哩的審查過程中,我們又看到立法委員「拚業績」的慣性,除了12月11日技術性的全面保留之外,朝野立委拚命提出各種優惠方案,看棒球、聽音樂會、買書都要求列入所得稅減免,總共一百多項立法委員的提案令人眼花撩亂,把嚴肅的所得稅制當成百貨公司的促銷禮券大放送,把所得稅的「扣除額」當成「產業發展條例」的贈品,模糊了所得稅法修改的焦點。

在剩下不到一個月的立法院會期中,我們期盼朝野立委與財政部,能夠重新聚焦所得稅法修正的核心目標,加速台版稅改的修法進度,一同展現專業的精神,避免菜市場式的喊價模式,達成減輕薪資與中低所得者稅負、拉平內外資稅負不公平的差距、建立有利於長期投資的股利所得稅制。財政健全是國家施政的基石,分配正義是社會安定的船錨,這正是我們對此次所得稅法修正的最高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