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80317記者陳曼儂/台北報導

30歲對新政有感 將才待遇差陸一截

image
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陳子昂。(本報系資料照片)
文化大學知識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杜紫宸。(本報系資料照片)

因應大陸「惠台31項」搶人才措施,行政院16日開記者會宣布「壯大台灣之四大方向及八大策略」,學者智庫們大多「樂觀以待」,認為至少開了一個好頭。不過文化大學知識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杜紫宸提醒,這些措施對於30多歲的「中堅人才」比較有感,對45歲以上的「頂尖領軍型」人才來說,兩岸能給出的優惠與前景還是差得太遠。

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陳子昂表示,樂見台灣這次推出不少具體、有數字與目標的新改革鼓勵願意留在台灣的人才,畢竟並非每個人都願意拋家棄子到大陸工作。

以證券業為例,人脈最重要,如果只多3成、5成的薪水,卻要到大陸重新開始,很多人會覺得不划算;而對岸科技業現在很多給出高薪,是希望他們能從台灣直接挖走整個團隊。

這次提到的彈性薪資等,至少國立大學、教學型醫院等能先做出示範作用,陳子昂表示,像是10億元「創業天使」計畫,是提供新創企業的早期資金,一般企業會覺得風險高,由政府帶頭做,也是一種宣示。

陳子昂表示,台灣最大優勢在於研發與創新,藉著這次台灣推出鼓勵跟國際企業組策略聯盟、大陸歡迎台資登陸的雙重優勢,有望吸引外資公司到台灣投資。

杜紫宸則提到,這次措施是被對岸「激出來」的,但對於國家競爭力來說,花這些錢絕對是好事,對30多歲的中堅幹部有留才效果,但45歲到55歲的頂尖科技、管理的「領軍型人才」,大陸給予的待遇仍是台灣的好幾倍。

對於真正的「人才」來說,人生選擇不只是看錢,而是未來,杜紫宸說,台灣目前的科技研發專案「志氣」越做越小,不少人擔心長期困在這種沒有前瞻性的案子裡,見識與能力會落後同儕,所以如何拓展「舞台」,對吸引人才來說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