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80525■洪鑫誠(作者為台大政研所碩士)

川普贏了 美國輸了

近期,中美貿易爭端呈現明顯緩和跡象。中美發布聯合貿易聲明,將兩國從貿易戰的邊緣拉回,雙方達成縮小貿易收支差距,鼓勵雙向投資等協議,中國還承諾加大美國農產品和能源進口。

回顧近期中美幾回合貿易交鋒,美方始終更為主動,各路招式打得風生水起,而中方顯得更為克制。熱衷通過雙邊談判達成目的的川普,先是將其放話已久的威脅付諸實踐,從301調查為由開啟貿易戰爭端,中間還穿插幾張「台灣牌」拉抬要價。而在幾次交手之後,美方又拿中國最大的通訊設備公司中興開刀,使得後者幾乎面臨停轉危機。

在接連出手的同時,川普明示留有談判的空間,并不忘重申其與習近平主席的私人友誼。此舉看上去言行不一,卻正是川普自鳴得意的談判技巧,即一面通過強硬政策姿態提升談判籌碼,一面保持對話窗口開放,從而控制談判破裂風險,又能在談判中處於有利地位。長期以來,他對北韓也不外如此,一邊強硬施壓,一邊釋放和談訊號,「不確定性」成了他馳騁談判場的利器。

而這一次中美和解的結果,表面上看,川普似乎真的如願以償,通過軟硬兼施的手段獲得中國讓步。金融時報中文網專欄作家沈建光便稱:「美國先施以遏其咽喉的重裁,後又示好豁免,不但避免了因制裁中興而波及美國企業,還獲取了重量級的談判砝碼,一來一去之間,並無任何損失,卻受益明顯。」

然而,一來一回之間,美國真的贏了嗎?美國外交關係協會資深研究員Edward Alden的觀點正好相反。Alden在最近一篇評論中毫不客氣地批評了川普的「戰績」,他開門見山地指出:「川普沒有處理中國在產業政策方面的問題,反而熱情擁抱了一個權宜之計。」在經濟學家Brad Setser看來,中國才是這輪「速戰速決」的幕後贏家:農產品和能源是可能恰恰是中國很樂意多多進口的。如此看來,美國是贏得面子輸了裡子。

根據Alden的分析,這輪交鋒的主要戰果──中國擴大進口美國農產品及能源,對於美國應對中國科技行業的巨大挑戰毫無幫助,雙方在智慧財產權、技術轉移及投資限制等更核心問題上的分歧並無進展。他諷刺道,川普可以繼續用他的推特來哄騙選民,把他的談判失敗說成成功,然後忍受其做法帶來的不利後果。

的確,與貨物貿易的帳面得失相比,智慧財產權和技術轉移才是中美通過科技競爭爭奪全球價值鏈優勢地位的關鍵所在。因此長期來看無助於保持美國的全球競爭優勢。

另一方面,川普這種結合自身政治需求及反反復復談判套路的政策立場,已經大大損害了美國的國際聲譽,明顯衝擊了美國與全球盟友們的互信關係,動搖其戰後建立的國際體系。

建制派的美國智庫專家們當然對此痛心疾首,在他們眼中,這種「美國優先」不過是「川普贏了,美國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