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80912■胡勇

大陸對非援助不吃虧

除了來自西方的責難,大陸內部對於中非合作也不乏非議。特別是習近平宣布向非洲提供600億美元支援後,社交網路上掀起了新一輪質疑:中國大陸自己還在扶貧攻堅,為什麼要大手筆援助非洲?

事實勝於雄辯。即使不談「中非命運共同體」這樣的大道理,以及非洲兄弟將大陸抬進聯合國這樣的陳年舊事,以下幾點也值得注意。第一,世界上並不是只有中國大陸在援助非洲。美國等發達國家、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甚至印度等比中國大陸更不發達的新興經濟體都在以各種方式支援非洲發展。比如,在2015年10月的印非論壇峰會上,印度承諾未來5年內向非洲的發展項目提供100億美元信貸額度,並出資6億美元設立印非發展基金。中國大陸和印度居然競相做起虧本買賣,這難道是巧合嗎?

第二,正如印度以提供融資支援為主,中國大陸此番貢獻的600億美元支持中,援助也只是一小部分。根據習近平的原話,屬於官方援助性質的無償援助、無息貸款和優惠貸款加起來是150億美元,只占四分之一。按照大陸發展專家唐麗霞的統計,傳統發達國家對外援助占國民總收入的比重,平均為0.3%,而目前中國大陸對外援助僅占國民總收入的0.062%左右。雖然從總額上來看,中國大陸的援助額的確要高於其他發展中國家,但從結構上講,中國大陸無償援助只占到國民總收入的0.0225%,比巴西的0.03%還要略低一些。大陸商務部部長助理李成鋼在今年5月聯合國發展合作論壇上也強調,大陸還有3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大陸向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的是「力所能及的幫助」。

第三,除了無償援助屬於單方面的付出,無息貸款和優惠貸款這些援助方式其實都帶有較強的互利合作的色彩。大陸雖然一向主張對外援助中不附加政治條件,但並不迴避經濟利益。比如,大陸在提供優惠貸款時,就要求項目由中方企業負責承建,專案所需的設備等原則上由中方企業負責採購,由此帶動大陸的資金、產品和服務走出去,拉動中非貿易額和投資額,從而使雙方都獲益。

印度亦如此,透過對非遠端醫療計畫一方面服務非洲病患,一方面助力印度相關企業打入非洲醫療市場。因此,目前國際發展援助理論界和實務界越來越傾向於用「發展合作」的概念替代「援助」,大陸今年4月剛掛牌的對外援助專門機構也命名為「國際發展合作署」。

第四,既然中非合作的主體是經貿合作,援助也並不都是白給,一些義憤填膺的大陸網友就大可不必斤斤計較了。更重要的是,用一位前大陸駐非洲外交官的話來說,非洲很像改革開放之初的中國大陸,經濟不發達,民眾生活水準低,但是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且勞動力年輕,市場潛力十分驚人!習近平本人也在峰會開幕式上感歎:非洲發展不可限量,非洲未來充滿希望!因此,大陸增加對非援助,擴大對非經貿合作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搭上非洲發展的快車。

最後,為大陸對非援助辯護並不代表否認問題的存在。隨著大陸民眾權利意識的覺醒,相關部門也要做好溝通工作,特別在涉及對財政資金使用時,應當盡量保持透明,給廣大納稅人一個交待。(作者為美國喬治城大學訪問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