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80924

金融與科技的結合─ 台灣的第一個監理沙盒實驗

 金管會於9月18日核准凱基銀行之「運用電信行動身分認證辦理普惠金融業務金融科技創新實驗」申請案,預計將於12月5日正式進入沙盒進行實驗,為期一年。這是「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實驗條例」(俗稱金融監理沙盒法案)自今年4月30日施行以來,第一個被核准的監理沙盒實驗。創新實驗內容主要係規劃與中華電信公司進行異業合作,運用國內尚未使用之電信行動身分認證技術,實現客戶資料可攜權,並結合電信徵信資料及大數據交換等科技及營業模式之創新,辦理新戶之線上信貸及信用卡業務,提供更公平合理之訂價。

這個監理沙盒實驗之所以被重視,除了它「搶頭香」外,更重要的是,這個實驗代表金融與科技的結合。換言之,它不是傳統上「矽谷要吃掉華爾街午餐」的科技業分食金融業大餅的競爭案例,而是金融業與科技業締結連理、相依相偎的合作模式;更進一步來看,本案由金融業主導,符合金管會「金融監理」文化。如此美好的組合,雖然遲至8月28日才提出正式申請(之前有先經過金管會輔導),9月17日審查會議就決議通過,趕上9月18日「金融科技創新園區」開幕日發布新聞,讓金管會得以在當天「雙喜臨門」。

這個實驗之所以能標榜「普惠金融」,主要在於對許多社會新鮮人而言,剛出校門幾乎無法拿到任何信用卡或信用貸款。在現有的半官方徵信資料庫「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紀錄中,社會新鮮人的紀錄一片空白,是所謂的「信用小白」;銀行無從判別是否給予任何信用額度,他們成為無法享有銀行信用服務的特殊族群。凱基銀行使用其他替代資訊,讓原先無法得到某些金融服務的民眾得以獲得服務,就是所謂的「普惠金融」措施。

凱基銀行此次的實驗,讓中華電信門號持有人即便過去未曾在金融機構留下任何聯徵中心信用紀錄,只要透過中華電信的身分認證機制,以及在中華電信的繳款紀錄,銀行參酌其他相關項目建立信用評分模型,再根據此模型的的評分系統進行信用評比,讓「信用小白」可在凱基銀行申請信用卡或個人信貸。

 基本上,學生、社會新鮮人等,只要他們擁有中華電信門號,連續6個月正常繳付電信費用,而且沒有被列電信黑名單或其他負評,就可以憑電信門號申請信用卡或個人信貸。

基本上,透過電信認證方式申請信用卡與信貸業務的客戶條件,仍比照一般的信用卡與信貸申請資格,申請年齡須在20歲以上,信用卡額度上限為新台幣25萬元,個人信貸額度最高為50萬元。這個實驗案預計開放最多4,000人申辦,授信總額度為2億元,但授信金額達到1.6億元時,即不再受理新申請案;另外,若冒貸申請案達4件,即會啟動退場機制,宣告實驗終止。

這個實驗有幾個值得注意之處,首先,在KYC方面,使用中華電信的身分認證機制,有兩個稍弱之處,第一個是銀行存款開戶時,除了雙證件之外,還會要求客戶拍照存證,以確認是本人;但電信門號申請並沒有這個把關機制。其次,電信門號的取得,除了在中華電信的營業據點之外,也可以在民間電信行辦理,電信行人員對身分查驗是否落實規定,讓人較有疑慮;另一方面電信行為了爭取門號銷售業績,可能把關未必十分嚴謹確實。凱基銀行在使用中華電信身分認證收取實驗對象時,宜有進一步的把關機制。

此外,若連續6個月正常繳付電信費用,而且沒有被列電信黑名單或其他負評,就可以憑電信門號申請信用卡或個人信貸。詐騙集團大可利用人頭戶培養信用,連續6個月正常繳付電信費用的成本不高,取得信用卡後就用盡全部額度再拒付帳單、取得個人信貸後就惡意拖欠,其投資報酬率應該不低,這也是凱基銀行在核給信用前,必須特別注意的。

金融監理機關要特別注意的是,凱基銀行在實驗期間若針對上述問題做了特別因應,得以順利完成實驗,獲得「運用電信行動身分認證辦理普惠金融業務」的正式許可,未來業務量放大之後,仍應固守實驗期間的特別因應措施。一般而言,若特別因應措施的成本不高,正式開辦業務後仍會持續。然而,若特別因應措施的成本太高,實驗期間為了避免冒貸申請案達4件,啟動退場機制,以致勉力而為,則正式獲准後將棄之如敝屣。

 畢竟,金融機構是營利事業,成本、收益、風險三者間的取捨,有些時候仍會為了短期利益,而忽略長期風險,監理機關宜以附條件同意,做為風險防範的基本規範,才不致發生實驗與實務的落差。

綜言之,對於台灣的第一個監理沙盒實驗終於啟動,我們深感欣慰,也樂觀其成;同時我們也苦口婆心提出應當注意各點,期盼未來不只實驗成功,也開創金融與科技結合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