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81119

一個品牌一個Pay的迷思與困窘

 行政院長賴清德於去年11月出席「行動支付購物節暨聯盟成立大會與聯合成果展」時表示,台灣有推動行動支付的良好基礎,期望未來在政府與民間、業界的共同努力之下,行動支付產業能夠蓬勃發展,2025年能如期達到普及率90%的政策目標。

 根據資策會調查,2017年行動支付普及率為39.7%,較2016年的24.4%、2015年的19%,呈現大幅成長。國發會預期,在經濟部、金管會等13個部會努力之下,透過擴大應用場域、加強體驗行銷及完備基礎環境3大主軸來推動行動支付,今年普及率可望進一步增至48.5%。今年即使普及率如預期達到48.5%,較2017年增加有限,增速顯然放緩。

 台灣行動支付躊躇不前,尤其民眾在便利商店使用非現金支付比例僅20%左右,遠低於平均水準。國發會產業發展處官員認為,民眾仍不習慣小額付款時使用行動支付,是超商行動支付比例偏低原因,這是不明真相的說法。

 四大超商之前不接受信用卡,只接受悠遊卡、icash等電子票證;其中7-11原本只接受國泰世華,直到7月才加入中信、玉山;全家便利商店接受台新、中信、國泰世華與玉山、聯邦、台北富邦等6家銀行信用卡;OK便利商店則透過聯卡中心接受23家信用卡消費;萊爾富由中國信託負責收單,開放所有銀行刷卡交易。四大超商選擇性接受信用卡,使民眾無所適從,才是民眾在便利商店使用非現金支付比例偏低的主要原因。

 另一個看似矛盾的現象是,四大超商接受的非現金支付方式,全家有23種、7-11有15種、萊爾富20種、OK超商19種。支付工具雖多,但限制更多,例如7-11雖然可以使用Apple Pay,但限定國泰世華、中信、玉山三家銀行卡片可使用;全家甚至推出自己品牌的MyFamiPay,但信用卡只能綁台新及國泰世華兩家銀行。兩大龍頭超商的層層限制,當然降低民眾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的意願。

 因此,台灣的行動支付,外觀軍容壯盛,除了四大國際支付工具Apple Pay、Samsung Pay、Google Pay、Line Pay全員到齊之外,還有公股銀行幾乎全員支持的「台灣Pay」,再加上電子票證及電子支付業者合計多達32家(包含4家電子票證業者、6家電子支付專營業者、以及22家本國銀行兼營電子支付業者),一個小小的市場裡擠了5個Pay及36家業者。

 理論上,支付工具及業者眾多,大家努力「求生」,將使行動支付普及率快速提高。事實上,早期法國經濟學家賽伊所提出的「賽伊法則」(Say's Law),宣稱「供給本身能創造其自身的需求」,已被證明不成立。如今,在行動支付市場上仍源源不絕推出大量且多樣的新支付工具,若以為行動支付普及率可以因支付工具增加而提高,實在是「緣木求魚」。

 台灣地區行動支付之所以「行動」遲緩,除了市場狹小競爭者眾之外,有些原因是非戰之罪。最主要是治安良好,攜帶鉅款不怕搶;偽鈔少,閉著眼睛收鈔票不怕假;提款機多,領取現金很方便;超商取貨便利,線上線下連結佳;因此除了找零不便,現金支付沒有甚麼「痛點」。

 除了受限於現金支付沒有什麼「痛點」之外,應用場景少,才是行動支付在台灣「行動」遲緩的真正原因。目前可以使用非現金支付的地方,主要集中在於百貨公司、大型賣場、知名餐廳、便利超商等。這些應用場景的共同特性是(連鎖)規模大、帳務稅務清楚,其中多數店家原先都已接受信用卡,再增加其他支付工具,事實上只是錦上添花。要擴大行動支付的使用,須增加應用場景,從擴大行動支付的需求面做起。

 為了配合行政院提高行動支付普及率政策,財政部宣布只要符合規範條件的小規模營業人,未來使用電子支付,即使月營業額超過20萬,也可繼續享有查定課徵1%營業稅優惠,也可免開發票,亦即維持現狀,優惠期間3年至2020年底,上述政策看似鼓勵小店家積極使用電子支付,但由店家角度來看,只是維持現狀,並沒有任何特別的優惠;甚至因為電子支付的本質是凡走過的必留下痕跡,除非財政部保證未來不會以這三年資料為基礎,推估先前各年短漏的稅額,要求店家補稅。否則,這三年不但沒有優惠,反而是「引蛇出洞」。

 除了需求場景難擴大之外,更令人不解的是,邇來各個品牌流行各自建立自己的支付。除了全家超商有MyFamiPay,藥妝店屈臣氏也要建立Watson Pay,公家銀行土地銀行除了參加「台灣Pay」,自己也搞了一個「土銀行動Pay」,中華電信的HamiWallet據說要轉型為HamiPay,民營的富邦銀行也有LuckPay,幾乎只要有一個品牌就有一個Pay。如果支付工具再持續增加,而應用場景沒有增加,或許行動支付普及率50%就是上限了。

 因此,我們呼籲各個品牌公司不要再「圈地」了,也呼籲財政部端出有「牛肉」的政策,因為行動支付的最後一哩路在財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