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81121陳碧芬/台北報導

IMD:台灣薪資低 專業人才出走

 IMD 2018全球人才排名中,台灣的優勢項目包括教育評比(PISA)全球第二、個人所得有效稅率(個人稅)位居全球第八、學校重視科學教育全球第12。其中,台灣的個人稅率,IMD依據統計資料計算為6.75%,相較全球排名第一的瑞士11%,偏低現象十分明顯,也是該項能夠擠身全球前段的主因。

 但個人所得稅並不是判讀經濟環境優劣的唯一條件,仍需要許多配套要素,例如社會福利、公衛體系,或基礎建設等,該報告中,個人所得有效稅率項目排名在台灣前一位的香港,個人所得有效稅率僅4.71%,但在香港工作的管理階層專業人士,總基本工資加上獎金和長期獎勵將近27.4萬美元,排名全球第五,台灣僅有17.5萬美元,全球排名第25,兩者相距十分遙遠。

 IMD也認為,個人所得稅低不是留住人才的關鍵項目,主要是台灣的企業給予員工的薪資偏低,會從台灣出走的專業人才多是考量薪水太低,而且企業也不重視攬才及留才的優先順位,即使會有海外台籍專家返台協助的需求,也開不出適當的薪資,「最糟的狀況,是人才走出台灣,就回不來了」,IMD台灣校友會代表Andreas Weckherlin提醒,再低的個人稅率,對於留才其實仍沒有實質助益。

 本地人才國際經驗、教育投入與資源配置的不當,是IMD發現台灣人才的另一大困境。IMD指出,台灣的學校重視科學教育全球第12、外籍大專學生移入全球第14,15歲以下的基礎教育評比是全球第二。

可是IMD也分析,人才持續被培養、養就為全球等級條件的需求,是大學教育、外文能力,國際經驗或與國際專業人才交流的機會,台灣全排名到全球40名之後,甚至自認為已成為專業人士的人才,在台灣完成高等教育之後,不會優先選擇台灣作為職涯的發展地,等於間接造成企業價值的折損。

 在台灣工作多年的Andreas Weckherlin指出,台灣人才培育和多數的西歐國家的歷程剛好相反,台灣基礎教育及系統符合國際作法,但台灣大學家數太多又無法激勵學生知識能力,浪費了人才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