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81213■記者賴志昶/綜合報導

海外流浪158年 青銅虎鎣重返陸

買家無償捐贈 成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

image
西周青銅器「虎鎣」。(新華社)
今年4月在英國被高價拍出的青銅器「虎鎣」,在海外流失158年後重返大陸,11日舉行儀式,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取自新浪微博@國家博物館)
「虎鎣」以精美罕見的虎形裝飾而聞名。
(取自新浪微博@國家博物館)

約有3000年歷史的稀有西周青銅器「虎鎣」,1860年被英法聯軍洗劫後,在海外流離158年後,今年3月出現在英國一處拍賣機構官網上,引起廣大關注。最終,在境外買家幫助下,虎鎣被無償送給大陸國家文物局,11月23日運抵大陸,12月11日正式收入位於北京的中國國家博物館。

青銅虎鎣為西周晚期的一項祭祀文物,以其器蓋和出水口的老虎造型而得名,同時也以精美罕見的虎形裝飾而聞名於世。青銅虎鎣過去為清宮皇室的收藏,1860年遭逢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被英國海軍上校伊凡斯(Harry Lewis Evans)掠奪,此後158年一直銷聲匿跡,直到今年3月出現在英國某一拍賣機構的官網上,4月11日被正式拍賣,引起陸方關注。

大陸國家文物局在確認青銅虎鎣為圓明園流失文物,立即透過多種管道與拍賣機構協商,但未能阻止拍賣。不久後,虎鎣4月11日確認以41萬英鎊(約新台幣1599萬元)的價格,在英國成交。

不過,大陸國家文物局4月28日收到拍賣機構來信稱,一名境外買家希望將青銅虎鎣無條件捐獻給大陸。大陸國家文物局接到消息之後,著手與駐英國大使館、國家博物館規畫相關事宜。

大陸國家文物局代表團會同國家博物館專家,9月21日遠赴英國鑑定文物。經鑑定,青銅虎鎣不論從器型還是紋飾來看,都具備西周晚期的典型特徵;表面的銅、錫、鉛比例也與商周時期的青銅器成分相符。在大陸駐英國大使館劉曉明見證下,於駐英國大使館順利完成青銅虎鎣的接收儀式。

這件在海外流浪超過150年的文物,終於回家了。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11日在青銅虎鎣入藏儀式上表示,中國國家博物館將會妥善保存並展示這項文物,同時也會深入研究,讓它發揮更大作用。

根據大陸文物學會統計,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超過1000萬件大陸文物流失海外,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指出,這些文物是大陸的重要文化遺產,流散與回歸過程與民族興衰息息相關。

劉玉珠表示,青銅虎鎣能夠順利回歸,彰顯大陸當局對保護文化遺產的堅定信念,也顯示出大陸追討流失文物受到社會各界的理解與支持。

大陸國家文物局近來不斷促成流失文物回歸,已成功將30餘批次,近4000件文物送回大陸,包含圓明園鼠首、兔首、秦公晉侯青銅器、大堡子山金飾片等重要國寶,先後收入中國國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等館藏。

屬於「鎣」類青銅器,在周代是一種用來盛水的器具,類似今日的水壺,主要為祭祀用。鎣類青銅器現存於世只有7件,而青銅虎鎣目前已知僅此一件。虎鎣為西周晚期文物,距今約3000年,得名於器蓋和出水口的老虎造型,頂蓋內鑄有「自作供鎣」銘文,因其精美獨特的虎形裝飾而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虎鎣過去為清宮皇室舊藏,19世紀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時,被一名英國海軍上校掠走。(賴志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