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81215吳瑞達/綜合報導

陸股開板游資 累計2,400億人民幣

image
圖/新華社

 大陸A股市場今年年初從高檔反轉走跌,個股慘跌,甚至有些股票開盤即跳空殺至跌停,且連跌數根停板,上市公司亟思動用資金,打開跌停,促使「敲開跌停」的業務應運而生。據統計,今年來,陸股已有近2,400億元人民幣的游資,進行這類「開板業務」。

中國證券報報導,截至12月12日,滬深兩市今年共有394檔股票,在交易日上演開盤跳空跌停,直至終場的「一」字跌停板,而累計有2,394.44億元,參與「敲開跌停」行動。「開板業務」成為大陸股市的一項獨特產業。

業內人士表示,資金收緊,去年以來,A股常有「跳空跌停」的股票出現,股價持續下跌,又怕質押斷頭,很多大股東如坐針氈。而很多股票敲開跌停後,股價持續下跌,企圖打開跌停的目的何在?這位人士表示,不打開跌停板,會導致很多連環危機出現。大股東找人敲開跌停板,就是希望能把資金動能恢復,否則,會影響大股東的質押,信託產品、資管產品也會跟進拋售。不打開跌停很多事都不能做。

開板資金的分配,一般都會按照1:3或者1:5。比如,大股東出2億元的保證金,業者再去找10億元游資,一共就有12億元的開板資金,為確保開板一次成功,往往還要多準備20%~30%的資金,算下來約有15億的開板資金。

除了保證金,大股東還要給市場游資一筆補貼,因為開板後的盈虧,由游資承擔。補貼水準依據公司基本面等情況而定,約在5%~15%之間,更高可到20%。比如,游資在開板當日投入1億元,能拿到500萬元~1,500萬元的補貼。

按15%的補貼水準計算,即使在次日以跌停價,賣出開板當日買進的股票,至少還有5%的收益,因陸股的漲停、跌停板幅度為10%。

但幫上市公司「開板」,仍有風險。今年9月底,有操盤手請來「白衣騎士」開板,卻反被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算計,虧損高達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