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81219

加強身分識別,推動行動支付

 行政院長賴清德先前表示,希望2025年我國行動支付比率可以達90%,因而國發會積極規劃,要求相關的13個部會積極配合。在金管會、經濟部、證交所、NCC等政府單位見證下,證交所旗下子公司「臺灣網路認證公司」所營運的「TWID身分識別中心」,在11月28日和五大電信業者舉行簽約記者會,聯手推動「Mobile ID行動身分識別服務」,未來民眾使用手機門號就能在虛擬通路快速認證身分。

未來Mobile ID行動身分識別服務正式上線後,民眾在裝有SIM卡的個人行動裝置(企業商務用之手機門號無法支援)上,例如在手機上使用第三方應用服務,先經由行動網路向電信業者發送請求,同時也在應用服務上輸入自己的手機門號及個人的身分證字號,第三方應用服務商就會向電信業者確認使用者的身分識別結果。

臺灣網路認證公司表示,由於民眾申請手機門號時,通常都已經通過身分證等雙證件確認,Mobile ID行動身分識別可以讓線上實名認證行動化,不需要PC、讀卡機等設備,就能識別使用者的身分,例如註冊服務的會員身分、網路購物結帳的交易者身分等等。Mobile ID可以作為多因子驗證的一環,提供方便且安全的身分識別應用。

在TWID身分識別中心與五大電信舉行簽約記者會的前幾天,媒體大幅報導,甚至誇大指出,有了Mobile ID行動身分識別服務,個人使用的手機就是你的網路身分證,未來憑手機通過實名認證,就能完成銀行線上開戶、線上轉帳以及網路購物交易等多項確認。

媒體的誇大報導,逼得金管會趕緊在前一天下午跳出來滅火,強調Mobile ID行動身分識別服務還不符銀行公會的安全規範,因此,即使通過Mobile ID行動身分識別實名認證,還不能作為銀行線上開戶、線上轉帳之用。

反過來說,如果通過Mobile ID行動身分識別實名認證可以作為銀行線上開戶、線上轉帳之用,那麼,行政院念茲在茲的行動支付就可以走得更快;因為網路上C2C交易、社群媒體的朋友間轉帳、小店家之收款等生活支付就變得更加便捷,彈指之間就可以完成金流服務。

事實上,如果只做為電子商務資訊流的確認,Mobile ID行動身分識別服務,應有迅速確實的效果。比方說,網路電商平台在登入的時候可以透過Mobile ID的方式進行:當客戶在手機上登入網站時,只要填入使用者名稱,不需要輸入密碼,電商平台在接到登入要求時,將此要求轉給電信業者,電信業者用推送的方式,提示用戶在手機上輸入電話號碼以及身份證字號,之後再回傳給電信業者的認證平台。

電信業者在自己的認證平台上認證無誤之後,傳遞 OK 訊息給 TWID 識別中心,TWID 再將此訊息轉遞給電商網站,並登入完成,整個流程雖然複雜,但花費不到5秒。而且,因為使用者是把自己的資料傳遞到電信業者的認證平台上,並沒有傳給第三方,因此也較沒有個資外洩的疑慮。

 民眾申請手機門號時,必需在電信業者的櫃台,通過身分證等雙證件驗證,理論上近似於金融機構臨櫃開戶程序,效力也應該相同。然而,目前銀行臨櫃開戶還加上照相存檔,可以減低非本人開戶的風險;電信業者在臨櫃驗證的標準作業流程(SOP),似乎只能對雙證件真偽的「鑑定」(Authentication),卻無法做到是否確實為當事人的「識別」(Identificaion)。

尤有甚者,各電信業者的眾多行動電信門號中,有相當比例來自電信行的進件,電信行為了門號業績,傳出各種弊端時有所聞。另外,早期各電信業者提供「大客戶獎勵」,許多家庭把門號集中在一人名下,再分給家人使用,從而使用者並非門號的當事人。這些情況都使金融機構對Mobile ID產生疑慮。

保守審慎的金融機構在身分識別上也作了許多努力,在既有的帳號、密碼之外,增加了諸如一次密碼(one time password, OTP)的動態辨識,或是加上指紋辨識、臉部辨識、指靜脈辨識等生物特徵辨識,或以交易代碼化(tokenization)補強,亦即以雙因子或多因子辨識來加強交易的安全。

比較諷刺的是,在12月6、7兩日的「2018金融科技展」中,許多銀行不約而同地展出臉部辨識的成果;然而,應用場景卻都是提款機的無卡提款,讓民眾的現金提領更加便利,讓人感覺與行政院大力推動的行動支付政策背道而馳。至於有助於行動支付的TWID,在整個展場則只有一塊大看板。

綜言之,行動支付比率要在2025年達到90%,各界都知道要擴大應用場景,讓小店家樂於接受行動支付工具,才是根本之道。我們除了一再呼籲財政部要讓小店家免除日後被追稅的恐懼,相信若能在電信業者端,提供令人安心的身分識別,Mobile ID行動身分識別服務,對行動支付普及率的提升,應該大有幫助。另外,對於金融業者一方面使用各種Pay推動行動支付,另一方面卻一直強化無卡提款功能,增加客戶提取現金的便利與誘因,對政策只是應付一下,「刀切豆腐兩面光」,令人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