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0119記者孫曜樟/專題報導

台推3打擊策略 阻斷詐騙產業鏈

跨境詐騙已成國際問題 偵防手法更新

image
刑事局除暴特勤隊從屋頂攻入詐騙集團機房。 (記者孫曜樟翻攝)
刑事局除暴特勤隊從屋頂攻入詐騙集團機房。
(記者孫曜樟翻攝)
近3年台灣發生、破獲詐欺財損金額
台灣165反詐騙專線,不時以各種方式提醒民眾注意不要落入詐騙陷阱。(記者孫曜樟翻攝)

詐騙集團濫觴於台灣刮刮樂中獎,隨著時代科技演進,漸轉為以電話、電信、網路為主,且具有跨地域、跨世代等特徵,跨境性詐騙犯罪現已成國際問題,為有效遏止詐騙流竄,台灣不止積極尋求與大陸、東南亞等地區國家合作,並在偵防手法上進行更新,結合大數據、網路再從已查獲車手溯源,進而破獲為數不少的幕後詐騙集團及金主。

據警政署大數據統計,2018年國內、外最主要的詐騙手法分為3大類,第1類為解除分期付款詐騙,犯案手法則為詐騙集團竊取民眾賣場個資後,以竄改來電假冒商家客服或金融機構人員,佯稱被害人購物付款方式誤選或遭誤植為分期付款,將按月扣繳商品原價,誆騙被害人至ATM提款機依指示操作可解除分期付款設定(或至超商購買遊戲點數),致被害人到ATM匯款遭詐騙。

第2類為假網路拍賣(購物),犯嫌透過人頭或盜用帳戶在各大拍賣網站(露天、雅虎、蝦皮等)或通訊軟體(臉書、LINE等)散布販售商品訊息(常低於市價價格),誘騙被害人上當匯出價金後,卻不寄送所購之物,並遭封鎖或避不聯絡。還有以限時低價促銷、貨到付款手段,假冒台灣各大公司或即將在台開設商場等名義利誘消費者購買,但消費者收貨付款之後,發現商品與廣告不符、毀損、瑕疵或缺漏配件等,前去購物粉絲專頁要求退貨卻遭到封鎖,或有回應卻消極無作為。

第3類則為猜猜我是誰,犯嫌以智慧型手機通訊軟體(如LINE)、網路應用程式(如臉書)或電話,利用亂槍打鳥(裝熟)方式讓被害人主觀誤以為某友(親)人後進行借貸、匯款等詐騙之犯罪手法。

根據歹徒的各項犯案手法,台灣警方則是依靠大數據進行研判、分析出打擊策略,即將阻斷詐騙產業鏈分為上、中、下游三大區塊,在上游部分以前期移除歹徒犯罪工具(如人頭帳戶、人頭電話)為主要目標;中游方面採「打防並舉」策略,除持續打擊電信詐騙機房外,同時全面強化各項攔阻機制,落實攔阻民眾被害款項;下游則以查緝目標為贓款流向,鎖定查緝取款車手並深入追查贓款流向,以斬斷詐欺集團手腳。

另持續協調相關部會針對強化電信業者管理(人頭電話)、推動異常帳戶預警機制攔阻遭詐款項、強化金融攔阻機制等面向強化管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