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0119■文/張一清

元─遵天地之道 治人世之事

[兩岸史話] 元─遵天地之道 治人世之事

image
元代的頭冠和服飾。(時報出版提供)
《說文解字》中說:「易」字由日、月二字組成,日代表陽,月代表陰。(時報出版提供)

忽必烈顯然也試圖透過國號用字背後的寓意,表明自己崇尚儒家文化,希望和中原漢族和睦相處、互相融合的意圖。 作為一名叱吒風雲的君主,忽必烈雖然身處漠北之地,但是其胸懷、謀略卻早已突破了地域的界限,這也是他能夠入主中原,成就霸業,成為一代帝王的內在條件和基礎。

「元」的甲骨文字形是表示一個站立的人,並且在最上面用一個短橫筆道特別突出了人的頭部。對這個字最初的解釋,目前有些意見採用了《說文解字》的說法,認為是「開始」。其實,「開始」的意思是「元」後來發展出來的,它原來的意思應當就是指人的頭部,例如古代男孩成人後舉行束髮戴冠的儀式稱作「加元服」,「元服」指的就是戴在頭上的冠,其構成方式與戴在嘴部、眼部的「口罩、眼鏡」等完全相同。還有《左傳.僖公三十三年》:「狄人歸其元,面如生。」「歸其元」的意思就是把某人的首級歸還。

當然,由於頭部意味著位於頂端、最前面等含義,所以它隨之也可以表示「開始、開端」等意思,而且這種後起的意思反而更加常用,如「元初、元月」等。因此,元朝的名稱也具有非常明顯的表示開端、創始等含義。

與此同時,也確實像忽必烈《建國號詔》所表明的那樣,「元」也來自《易經》的「乾元」。

那麼,《易經》中的「乾元」又有哪些講究呢?

「乾」是《易經》開篇第一卦。卦曰:乾。元亨利貞。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就詞語而言,「乾元」本身有好幾種意思,既指「天」,也指帝王,還可以指天子的德行。因此,無論是哪種含義,忽必烈可能都是滿意的吧。

當然,除了「乾元」本身,對於卦文「元亨利貞」,雖然古往今來各式各樣的解釋層出不窮,但是認為它寓意吉祥基本形成了共識。一般認為,「元」為開端、萌動,「亨」為通達、暢盛,「利」是壯實、成形,「貞」是蘊藏、守正。從字形和最基本的意思看,除了前面說過的「元」,其他三個字的大致情況如下:「亨」字最初是指用容器供奉祭品,意思是「獻」,後來指「通達、順利」,例如《易經.坤卦》:品物咸亨。意思就是萬事萬物全都順暢。

「利」由「禾」和「刀」構成,表示用鐮刀一類的農具收割莊稼,最初的意思就是「鋒利」。因為鋒利,所以會迅捷;因為迅捷,所以能夠順利;因為順利,所以就會有利;而由於有利,也就意味著有益、利益等等。

「貞」的甲骨文字形就是鼎的形狀,在這裡表示燒火的器皿,意思是透過火燒龜甲等求卦卜問。後來由於讀音相近,就用來表示「正」和「定」,也就是端正、正定的意思。例如《尚書.大甲》:「一人元良,萬邦以貞。」意思就是如果君王從良善之意出發處理國事,則天下都會尊崇正義。

那麼,把「元亨利貞」連在一起,大致可以推斷出這樣的含義:一個好的開端,會促成通達、順暢的局面,進而形成比較理想的情勢,而在此時,則要注意「行百里者半九十」,謹慎保持端正態度,從而獲得好的結果,善始善終。

此外,古代也把「元亨利貞」與四季以及人的品行相對應。對於四季,「元亨利貞」對應「春夏秋冬」。春天是萬物萌發的季節,對應「元」;夏季是萬物生長的季節,對應「亨」;金秋是萬物收穫的季節,對應「利」;寒冬是萬物收斂並積蓄活力的季節,對應「貞」。

四季周而復始,順應天道。「元亨利貞」同樣是周而復始並遵法自然之道。

對於人的品行「四德」,由於不同教派、學派本來所指的內容就不盡相同,所以這裡只選擇了儒家思想中的一種說法,也就是「元亨利貞」對應「仁義禮智」。當然,歷史上也有人主張,「元亨利貞」是東、南、西、北的迴圈順序,而「仁義禮智」則是東、西、南、北的對舉順序。因此,它們之間的對應結果應該是「元─仁,亨─禮,利─義,貞─智」。如果粗淺地解讀一下這種對應關係,大體上是:德行之中,仁為根本,這是最本源的東西;而尊崇禮法則是萬事運行通達的保障;利益面前,義字當先,決不能做無義之事;接近成功,守中持正需要高超的智慧。所以,忽必烈顯然也試圖透過國號用字背後的寓意,表明自己崇尚儒家文化,希望和中原漢族和睦相處、互相融合的意圖。

作為一名叱吒風雲的君主,忽必烈雖然身處漠北之地,但是其胸懷、謀略卻早已突破了地域的界限,這也是他能夠入主中原,成就霸業,成為一代帝王的內在條件和基礎。

那麼,除了宋朝重文輕武、重內輕外的基本國策,和當時蒙古一族尚武善戰、東奔西征的傳統,還有哪些外部因素是忽必烈成就千秋帝業的必要條件呢?

對這個問題,史學家會從社會、經濟等方面給出歷史研究的答案。而我們今天在這裡,主要想從語言文化的一些蛛絲馬跡,探究、推斷一些可能的因素。

我們先從語言說起。可能有人會問,元朝的蒙古族使用的肯定是自己的本民族語言,這和蒙古族入主中原有什麼關係嗎?

的確,蒙古族語言本身並不會成為元朝統治者建立統一王朝的充分條件。我們所要探究的,實際上是從歷史上蒙古族的漢語稱呼入手。

從三皇五帝到夏商周,我國北方就有一支遊牧民族開始出現在後世的一些文獻典籍中。這個民族,大多數時候被統稱為「匈奴」。例如《史記.匈奴列傳》:「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

顯然,按照司馬遷修史的論述,匈奴一族的祖先是夏后氏。而夏后氏,我們應當都不陌生,它指的是夏朝奠基人大禹以及他的部族和後來的夏王朝。當然,也有一種傳說,認為按照當時的規例,大禹既然稱「伯禹」,他的兒子夏啟也應當稱「伯」,叫「伯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