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0320彭禎伶、魏喬怡/台北報導

外幣保單 元月銷量大衰25%

基期高、買氣減、台幣高利保單停售效應排擠...

image
元月外幣保單 業務概況

 資金排擠效應。保險局19日公布,今年元月外幣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624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25%,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去年元月有某一壽險公司大賣目標到期型基金,基期墊高;二是去年第四季資本市場不佳,影響投資型保單買氣;三是新台幣高利保單停售,擠壓到外幣保單業績。

 今年1月因為有新光人壽、富邦人壽、中國人壽等公司,停售其宣告2.94~2.98%的躉繳新台幣利變壽險,停售效應推升下,元月新契約保費高達1,687億元的單月史上新高,也拉升新台幣保單占率到近63%,也就是外幣保單壓縮到37%附近。

 但去年1月外幣投資型保單買氣正好,投資型加上傳統型保單共銷售約新台幣829億元,占當月新契約保費的55%左右,比今年1月比重多出快二成,主要影響在外幣投資型保單,去年元月銷售約新台幣404億元,今年1月則只有227億元,衰退44%,外幣傳統保單則只衰退7%,今年元月也有約新台幣397億元,去年同期則有425億元。

 外幣保單中仍是以美元保單為主,今年1月美元保單銷售16.7億元(約新台幣514億元),即占所有外幣保單的82%,其中美元傳統型保單,目前主要為美元利變壽險1月銷售12.13億美元,去年1月則銷售13.98億美元,減幅為13%,市場表示,主要就是新台幣利變壽險停售效應,因為都是躉繳儲蓄險,因此資金就出現排擠效應。

 但衰退幅度最大的還是美元投資型,去年1月有10.58億美元,今年1月則只有4.57億美元,衰退57%,保險局解釋主要是市況影響保戶投保投資型保單的意願,另外就是去年同期有外幣計價的目標到期型投資型保單熱銷。

 另外,今年1月人民幣保單銷售人民幣9.46億元,同比衰退41%,主要也是去年元月人民幣投資型保單熱銷,業績人民幣15.86億元,今年1月則只有人民幣9.04億元。

 1月外幣投資型保單銷售前三名是法巴人壽、保誠人壽與合庫人壽,外幣傳統型則是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及南山人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