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0322呂清郎/台北報導

楊金龍:貨幣政策維持鴿派

延續適度寬鬆步調,台灣利率相較全球仍非最低,金融機構相對穩健

image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 圖/顏謙隆

 台灣貨幣政策續為適度寬鬆,是否算是鴿派?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21日說,「這是一個相對性的問題,跟去年做比較,如果市場認為央行去年是鴿派,那現在就是維持鴿派,美國就不一樣,去年跟現在差很多(從鷹轉鴿)」。

楊金龍表示,美國去年的預測跟這次預測,市場解讀是鴿,就是比市場預期更鬆,台灣去年跟今年預測,修正沒有差多少,相較之下,台灣以內需為主,消費投資不悲觀,外需會受到影響,因此,「我們是適度寬鬆,我們是中性的」。

觀察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立場多趨於寬鬆,楊金龍指出,聯準會(Fed)3月貨幣政策會議維持聯邦資金利率目標區間在2.25~2.50%不變,但聯邦資金利率預測中位數已經降至2.375%,等於暗示今年可能不升息。歐洲央行(ECB)9月啟動新一輪2年期定向長期再融通操作(TLTRO),維持市場信用寬鬆,至少到年底。大陸人行維持貨幣政策適度寬鬆,採調降存款準備率、運用中期借貸便利及抵押補充貸款等工具,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全部朝向寬鬆的方向,台灣也是寬鬆」。

台灣長期利率水準低,對經濟產生什麼影響?楊金龍說,目前全球都是低利率,並不是台灣獨有,歐洲、大陸都是,先前美國的前任財政部長就提出「長期停滯」論,解釋長期利率下滑徘徊低位的原因。另有經濟學者從需求及供給面研究,但並沒有提出結論,僅就利率下滑跟物價下跌具相關性,並且不論透過擴張財政政策或貨幣政策,效果均持續降低,最終必須作出結構性調整。

楊金龍並表示日本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他強調,日本低利率經歷十幾、二十年或更長,主要是經濟泡沫破滅後,家庭、企業、銀行部門都縮減資產負債表,造成需求來源空缺,只能靠政府創造需求。日本因此持續擴張財政政策,舉債占GDP(國內生產毛額)比重居全球之冠,同時採擴張性貨幣政策,但資金移動快速下,效果並不大,解決之道就是要從結構調整著手。

低利率的副作用,使得台灣的利差長期停滯在1.36%的低水準。楊金龍認為,與其他國家比較,台灣不是最低,如日本、歐洲、瑞士都是負利率,造成金融機構獲利受影響,但觀察台灣銀行業獲利狀況,去年的年成長較過去兩年都上升,且壞帳率低、覆蓋率高,顯示台灣金融機構相對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