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0518

自由經濟示範區的意涵與釋疑

[社論] 停止噴口水 務實看待自經區 系列(1)

 最近,高雄市長韓國瑜提出自由經濟示範區(以下簡稱自經區)的概念,結果招致不少的批評,整個議題已經變泛政治化、互噴口水,並把自經區的意涵完全打亂,一時之間眾說紛紜,讓民眾無所適從。

 我們認為此時正是很好的時機,彼此做出有建設性的討論,才有意義。

 從媒體上蒐集的資料,目前對自經區批評的主要方向有四:其一,誤解自經區的意涵,認為它就是過去加工出口區的翻版,加值不多,內銷可能衝擊國內市場,而且在中美貿易戰方興未艾之際,很可能成為美國打擊的重點。其二,區內區外租稅優惠不公平,且可能形成土地炒作。其三,時機不對,缺乏時效性。過去推動自經區的目的,在於改革開放,形塑臺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的有利條件與環境。而今TPP已轉變成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時空環境已改變,而且已由美國改換成日本主導,臺灣加入的機會相對較小,所以沒有迫切的需要與意義。其四,臺灣服務業近年來已大幅鬆綁、開放與產業化,可以回歸各服務業主管部會進行鬆綁與開放,亦即不需要特定的自經區即可以實施。

 我們試著定義自經區的意涵,做為後續討論的依據。設定自經區的意涵,主要是因國內對加入自由貿易協定的共識不足,所以先選定某些特定地區,透過人流、物流、金流、資訊流等的鬆綁開放先行先試,若施行後,損害不大,而且效益很好時,就可以擴大至全島均為自由貿易區。當初一開始選定六港一空先行示範(包括蘇澳港、基隆港、臺北港、臺中港、安平港、高雄港及桃園國際航空機場)。自經區內選定的示範標的產業,以服務業的示範為主,包括國際健康、金融服務,以及教育服務等。同時,輔以若干製造服務等,包括農業加值與智慧物流等。當然上述產業只是初步選定,未來視新的需求、新的趨勢,可以再行鬆綁、開放。

 至於自經區的願景,可以勾勒為,自由開放、專區示範、引進外資、接軌國際、平衡區域發展、再創經濟榮景,為了達成前述願景,主要的策略規劃,包括六大方向:第一,法規鬆綁、接軌國際。第二,人才、資金移動管制的開放、行政效率的提升。第三,協助企業尋才、創造就業機會。第四,配合地方產業特性,促進地區發展。第五,強化優惠配套,提高企業獲利。第六,多元產業引入,製造服務雙引擎,加速產業轉骨。

 而在反對聲量最大的批評中,擔心進口大陸的農產品、原料,再加工出口,有洗產地之疑,而且一旦內銷,可能會衝擊臺灣的農業。再加上中美貿易戰方酣,中國大陸原料、產品加工,由MIC(Made in China)變成MIT產品,進而可能形成美國貿易報復的箭靶。

 批評的論點完全誤解自經區的內涵,把它當成加工出口區或自由貿易港區。事實上,自經區是以服務業的鬆綁示範為主,製造加工服務如農業加值,只是自經區的功能之一。而如果進口大陸、東協國家原料,主要就因臺灣缺乏這類農產品或原料,進口他們的原料加工再出口,可以創造附加價值,例如進口越南、印尼的茶葉,經過烘焙、發酵、加值,可以成為臺灣手搖杯茶飲的主要原料,使臺灣的手搖杯馳名世界。以瑞士為例,瑞士不出產巧克力原料,進口原料後加工製成巧克力,反而成為舉世知名的巧克力出口國。而進口農產原料轉為內銷,10%免稅,90%仍須課稅,應不至於衝擊國內農業。如擔心衝擊農業縣市或排擠國內的農產品,則可以利用正面表列,列出國內亟需進口加值的農產品及原料,再開放進口。更何況依目前的規定,大陸工業原料進口臺灣已有90%開放,農業原料在加工出口區、自貿港區等保稅特區,也早已許可輸入未進口的陸貨。

 有人批評進口大陸花生做成花生醬,會衝擊國內花生醬業者,殊不知臺灣早已開放大陸花生醬進口來臺。至於MIC轉成MIT產品是否成為美國貿易保護打擊的對象,係不了解原產地規定,進口MIC原料、半成品來臺加工,必須符合35%原產地規定,才能視為MIT產品,這些都是有明文規範的。

 至於有關區內、區外的不公平競爭,也是不盡了解自經區內涵的批評。因為若干服務業的鬆綁、產業化,著重在先行先試,以法規鬆綁、行政效率的提升為主要政策工具。而自經區裡的實體廠商雖然享有行政效率、法規鬆綁之便,但也必須配合自經區稅籍、資訊透明,流程透明的要求,享受權利,也必須負擔相對的義務。當然,為了防止土地炒作,可以採用只租不售的方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