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0821

再談主計總處本次過度樂觀的預測

 行政院主計總處於上周五修正今年經濟預測,在各國際機構紛紛調降全球經濟成長、貿易成長之際,主計總處慧眼獨具,把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由2.19%上修到2.46%,上修幅度遠超各界預期,然而這樣的上修是否有理,近日已有不少討論,我們也擬在此談談我們的看法。

 近月各機構陸續調降今年我國經濟成長,中研院2.01%、中央銀行2.06%、中經院也是2.06%,台經院也只有2.12%,星展銀行和澳盛銀行甚至已調降至1.9%、1.8%,與主計總處此次的預測可說是大異其趣。

 儘管我們第二季經濟成長比預期略好,但多數預測機構仍著眼於下半年風險升高,而未敢貿然調升。晚近世事紛擾,美中貿易摩擦加劇、各國股市震盪、全球貿易走疲,加以陸客自由行停擺、美國公債殖利率倒掛等等,全球經濟疲態已日趨明顯。

 面對這麼多的不利因素,國際貨幣基金(IMF)日前才大幅調降全球貿易量,何以主計總處還能上修今年台灣的經濟成長?主計長朱澤民認為:「國際預測既是平均數,便有個別的差異,台灣之所以能異於全球走勢,乃在於台商回台投資以及轉單效應,另外從近日幾家大廠的營收預測也可以看出台灣下半年出口動能仍不錯,這正是主計總處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的原因。」

 然而,雖說今年出口動能不錯,主計總處本次預測卻將今年出口成長率由-1.17%下修至-1.24%,如此看來,今年出口動能到底是強還是不強?讓人一頭霧水,主計總處解釋:「名目出口雖然下修,但由於今年以來出口物價比預期跌得更多,因此平減後的實質出口成長率反而由2.6%上修至3.6%(意思是值下修、量上修),由此可知,今年出口動能預期仍佳,而且下半年優於上半年。」

 我們樂見台灣經濟好轉,惟本次主計總處調升預測所持理由,未盡周延,解釋時難以理直氣壯,許多負面因素被過度淡化,而部分政策效果又過度被放大,終至預測的數字與論述之間難以契合,難以呼應,從而預測結果難以取信於人,底下四點正是我們所看到的問題:

 第一、出口物價下跌並非好事:主計總處認為出口物價下跌可以推升實質出口成長,從靜態的算術關係而言,的確如此,但若從動態的聯立關係思考,則有待商榷,因為出口物價下跌反映全球需求不振,需求不振則貿易趨緩,貿易趨緩則訂單流失,生產下滑,出口衰退,這對台灣經濟自非好事。

 依據主計總處最新修正,下半年出口物價年減2.4%,更甚於上半年,而全年進口物價上揚0.15%,出口物價下跌1.51%,這反映的是貿易條件的惡化,自然也不是好事。

 第二、轉單效應取決於全球景氣:主計總處上修預測的重要原因是美中貿易摩擦所帶來的轉單效應,然而轉單效應終究取決於全球景氣,當全球經濟走疲,轉單效應也必隨之消失,近日不論是IMF的預測、或是ifo逾千位經濟學家的評估,都看壞下半年經濟走勢,前者將今年全球貿易量成長率由3.4%調降至2.5%,後者所發布的全球經濟氣候指數更降至-10.1點,大環境看淡至此,還能出現多大的轉單效應,令人懷疑。

 第三、三角貿易淨收入急劇下滑:今年以來我們雖受惠於轉單效應而讓出口表現優於預期,然而也正由於台商的海外產能部分回流,使得「國內接單、海外生產」的三角貿易淨收入於上半年降至7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一成三。綜合看來,轉單效應雖然得之於此,卻也失之於彼,得失相抵後的經濟效果並沒有想像中這麼顯著。

 第四、美國景氣榮景正漸走疲:讓主計總處上修預測的主因之一是今年以來台灣對美國出口大幅成長18%,然而美國經濟是否能持續繁榮?自然是不可能,8月中旬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跌至二年期公債殖利率之下,這是上回金融海嘯前也就是2007年以來首度出現倒掛,美國步入衰退的風險升高,此外日前IHS Markit也大幅下修美國經濟成長至2.3%(原2.6%),而美國景氣領先指標也於6月轉呈下滑,種種變化看來皆不利於台灣下半年的景氣擴張。

 主計總處這次的預測讓我們想到伊索寓言一則故事,有一位天文學家習慣於每天晚上觀察天象,有一天晚上他又到郊外散步,因為只顧著看天上,不小心掉進井裡,他大聲呼救,剛好有個人路過,聽到呼救聲來到井邊,在問清事情原委之後對天文學家說:「先生,你只看到天上,就看不到地上的東西了。」

 主計總處這次的預測過程有點像這位天文學家,只看到天上那些有利經濟的推力,卻無視於地上那些抑制經濟的拉力,如此得到的數字必然過度樂觀,當總統、閣揆及閣員一味陶醉於四小龍之首的虛幻數字,而忽略擺在眼前的風險,屆時只怕也會如那位天文學家一樣,掉進井裡而呼天搶地了,文官、內閣宜深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