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0828

積極執行生活環保革命的三階段進程

 去年6月環保署預先公告,所有公家機關、公私立學校、連鎖速食店、百貨公司和購物中心,從今年7月起不得再提供一次性使用的塑膠吸管給要內用的消費者。而正式禁用室內的一次性塑膠吸管,直接衝擊到國人愛好手搖飲料、特別是「國民美食」珍珠奶茶的生活習慣,由於塑膠製品與「微型塑膠」不僅涉及人體健康與後續廢棄物之處理,值得就「公共政策」和「社會行銷」兩個層面進行探討。

 就「公共政策」層面而言,去年1月中國大陸禁止所謂「洋垃圾」(塑料廢料)的進口,當時BBC的環境事務分析記者Roger Harrabin就依據BBC的《事實核查》(Reality Check)小組的資料撰文指出,「英國每年產生的塑料包裝廢物量為220萬噸…2014到2016年,英國每年出口80萬噸塑料廢料,其中大約50萬噸運往了中國大陸和香港」。從去年到今年,「製造」和「收留」洋垃圾的各國政府「垃圾大戰」之場景,在東亞地區不斷上演,菲律賓和加拿大、馬來西亞和美國,都因此而引發齟齬不快,甚至成為外交事件。

 今年5月在台灣,也有垃圾場轉運站因為聯外道路是台肥的,而台肥「雨天收傘」無預警封路,並決定收回土地,從而引起清潔隊與廠方衝突的情事。而去年以來,因為「洋垃圾」大舉轉運來台,不只回收業者無力處理,回收價格崩盤,也引爆社會各界人士的不滿情緒與呼籲檢討政策之聲浪。

 由於去年6月5日聯合國「世界環境日」的年度訴求是「打擊塑膠污染」(Beat Plastic Pollution),環保署去年10月針對自來水、海水、沙灘沙礫的「微型塑膠」(Micro-plastics)進行調查,竟然有44%的民眾日常飲用水被檢驗出來,而且可能已經透過食物鏈進入人體。特別是各國的研究結果都顯示出,塑膠製品對於海洋生物和人體健康,已經形成長期潛伏在日常生活所難以彌補的重大危機。

 也因此,無論是「拒絕一次性使用的塑膠製品」,或充斥於國人日常生活、大家早就習慣使用的塑膠袋、咖啡冷飲外帶杯/手搖杯、保鮮膜等各種相關用品,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國政府的「全民公敵」。美國華盛頓州的西雅圖去年7月就已經全面禁用塑膠吸管,舊金山的全面禁用時程則是今年7月,加州從今年起「不主動提供塑膠吸管」,而歐盟則是要在2021年禁用,包括吸管、攪拌棒、餐盤在內的一次性塑膠製品。可以說,生活的環保革命,已經進入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

 再就「社會行銷」(social marketing)層面而言,在世界環保潮流的引領之下,希望消費者從認知、接受、到身體力行、進而主動倡導,一系列促成社會大眾自願接受、修正或逐步放棄過去使用塑膠製品的行為,在生活上不要製造沒有必要的垃圾,進而達到減少「一次性使用品」和「洋垃圾」,這次的「限塑政策2.0」面對的國際大環境,我們建議政府應有的短、中、長期之對策作為:

 短期「一年到兩年」的方面,在「人」的部分,業者與消費者(第一線餐飲服務業從業人員/用餐喝飲料的顧客),必須有所體認。在「事」的部分,宣導「不塑新時尚」、「不塑消費」與「不塑飲食」,尋求百貨公司和大賣場的積極配合、主動提倡「不塑消費」,除了配合政府的新政策,也可以形塑店家和廠商自己的企業形象。而在「地」的部分,推動所謂「不塑商圈」則有賴地方政府與環保團體、以及商圈業者和周邊當地居民的共同努力。

 中期「兩年到五年」方面,環保署從2005年到2006年推動的垃圾強制分類和不落地政策,迄今的成果斐然,回收率全球首屈一指;然而不能否認的是,資源回收車每天從民眾手中收到的分類垃圾,因為複合材質過多,在第一線回收現場和進入回收場之後,則都還是集中處理,有必要重新進行檢討。一方面,未來賡續透過環保署資源回收管理基金所推動村里設置的「資源回收站」,與在地的民間團體於最前線就進行確實、詳細的分類,共同分享資源回收的利益;另一方面,政府要明確界定「洋垃圾」是否包括歐美國家所進口、垃圾含量低的「廢紙」,如果不包括,則如何與國內回收率很高、但垃圾含量也較高的廢紙搭配,取長補短,循環利用,創造、並提高經濟效益,是值得努力的方向。

 長期「五年到十年」方面,從源頭減少各種垃圾的總量,甚至從源頭設計產製消費商品,藉以減少廢棄物的產生,增加資源的使用效率,政策性的鼓勵願意主動參與的民眾、「讓利」給循環經濟及周邊產業的廠商和業者。無論是「不要製造自己無法回收的垃圾」,或是「致力於不要讓可回收的物品變成是垃圾」,同樣也都有賴政府、民眾、業者、環保團體的協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