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0916陳信榮/專題報導

政府冷處理 業者嘆:流失上千億產值

 近來政府打著「苦民所苦」的高調,陸續針對計程車、柴油貨車宣布加碼補貼,也承諾要調降機車貨物稅,但同屬庶民經濟一環的國產車,始終等不到政府關愛眼神,爭取多時的調降貨物稅與零組件進口關稅,以及延長汰舊換新實施等訴求,始終遭政府冷處理。

 國產車業者不禁感嘆,台灣汽車產業有3萬直接從業人員、10萬間接員工,選票絕對不比傳統機車行、小黃運將少,政府再放任國產車銷量市占節節衰退不管,流失的不只是選票,更是上千億元的產值。

 車廠業者認為,台灣是全世界擁有汽車工業的國家中,市場規模最小的,政府不珍惜這樣的台灣奇蹟,反而漠視國產車競爭力流失的慘況;台灣政府逐年拉高汽車環保、油耗與安全法規要求,大幅墊高汽車,尤其是國產車的成本,一方面財政部門又不願放棄坐享多年的汽車貨物稅,讓台灣汽車廠生存空間大幅壓縮。

 加上進口車關稅大幅調降的同時,沒有等比例調降進口零件關稅,包括引擎、變速箱等重要零件,關稅稅率等同整車,讓沒有經濟規模為後盾的國產車廠,成本競爭力更為削弱。業者咸認,儘快修法調降關鍵零件關稅稅率,成為搶救國產車的首重要務。

 其次,無論國產車或機車,都已成為台灣人日常代步通勤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通工具,對於國產車持續課徵性質如同奢侈稅的高額貨物稅,根本沒有道理。

 此外,效果宏大的汽機車汰舊換新補助,明年底將落日,車廠強烈建議政府應延長實施,並可參考東南亞鄰國,將第二階段補助範圍縮小至總價百萬元以下的庶民車款,降低歲損,又可展現政府挺國產車的決心,不要再讓汽車業「票投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