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0919

日本能,我們能不能?─評2030年2,000萬觀光客的政策目標

 今年暑假期間,陸客自由行禁令生效後,對觀光產業的衝擊逐漸發酵,加上暑假結束、中秋連假之後的國內旅遊也慢慢清淡下來,政府「拚觀光」的措施陸陸續續上路。

繼去年11月、和今年1月與4月的三波暖冬和春遊方案,面對大陸當局從8月起不再核發陸客自由行的簽證,行政院也推出一系列的因應措施。在蘇貞昌院長於8月1日公佈、9月生效、第四季的36億元國旅補助獎勵方案之後,交通部觀光局也在9月4日公告,50億元「2020~2022年國旅卡發卡機構評選案」將趕在10月底前,完成5家銀行的議約。此外,經濟部的中部辦公室則在9月6日擴大加碼,配合國旅補助、發放200元「夜市抵用券」,第一波290萬張,從9月16日起到年底有效,83個夜市適用,希望帶動17億元的消費。

由於觀光旅遊補助從去年底開始,已經逐季的變成「常態性」的短期補助方案,但這一連串的措施,能否做到「帶動768萬人次的出遊、256億元的直接和間接效益」,令人質疑。尤其交通部長林佳龍所設定的「2030年來台國際觀光客2,000萬人次」的政策目標,又要如何做到呢?

 或許是受到今年初所出版書籍:「大旅遊時代的攻客秘訣:解析訪日人數如何突破3,000萬」、覺得「日本能,我們也能」的啟發,交通部從而訂定要在10年後達到每年有2,000萬人次國際觀光客來台之目標。但如果就2018年全年超過1,100萬人次的國外旅客觀之,連續10年、每年成長100萬人次,將是一個高難度的政策目標。事實上,從1998年將近250萬人次,2008年開放陸客來台,在陸客的加持之下,2015年來台觀光客第一次突破千萬,4,589億元的觀光收益之歷史新高,已經使得「再增加1千萬觀光客」成為挑戰的極限。特別是2015年到2018年雖然都超過1千萬人次,但是就2017年1,073萬人次、3,749億觀光效益,直到2018年才超過1,100萬人次的成長趨勢來看,蔡英文總統2016年520就任後,「兩岸關係能否改善」無疑是未來能否「突破天花板」的關鍵。

2015年來台的陸客呈現負成長,政府嘗試以新南向國家到訪旅客彌補觀光客巨額的缺口,但3年來的成效不彰,儘管自由行陸客的明顯成長,有效填補大陸團客的人數,然而今年8月自由行簽證的停止核發,則在未來10年,希望以「每年增加100萬人次」做為2030年之前的努力目標,既高估歐美日本、也高估新南向國家觀光客可能增加的人數,卻低估陸客對台灣所擁有同文同種的情感。

如果真的要以日本為師,訂定台灣在2030年前「每年增加100萬人次」觀光客的目標,認為「日本能,我們也能」,就必須思考兩個問題。

其一,2018年遊客人數突破3,000萬人次的日本,絕對是有「2020東京奧運」的加持。就此而言,台灣缺乏世界級別、能夠結合「運動行銷」、「事件行銷」、「城市行銷」、「國家行銷」的觀光長期動能。其二,明年的東京奧運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2013年所爭取到的;對於二戰後在位最久的安倍首相而言,進行十年或更長期的「總合性政策規劃」之時代背景,是台灣每每因為政黨輪替,政策沒有延續性之政經環境所缺少的。

因此,行政院除了必須摒除「拚選舉」的心態之外,明年1月大選後的兩岸關係,能否進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階段,當是營造友善觀光環境的觀察重點。2009年高雄世運會(非奧運項目)、與台北夏季聽障奧運(國際奧委會主辦),都是在兩岸關係良好的情況下辦理。透過國際運動賽事的舉辦,打響台灣的品牌,進行全方位的觀光行銷,無異才是王道。

至於現階段對交通部而言,則必須盤點既有政策,基於「資源的有限性」和「目標的合理性」,制定階段性發展的目標。其中「(30個)小鎮漫遊」、「脊樑山脈(12條山林路線)」和「自行車旅遊(25條支線整備)」,應是正確的方向。不過,交通部未來應該進一步針對不同客群,訂定不同的年度目標,建立預算投入與當年度目標達成率之連結。聲譽卓著「電影金馬獎」的「開大門,走大路」,國際會展、國際醫療觀光(健檢/醫美),乃至於行政院所訂定「2019地方創生元年」,分別涉及到文化部、衛生福利部、國發會和內政部與經濟部,藉由跨部會、賡續推動進行中的配套措施與計畫,納入交通部的政策目標規劃。「取法乎上,僅得乎中」,交通部希望「2030年來台國際觀光客2,000萬人次」的政策目標,是一個值得自我期許、共同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