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0922■特派員陳君碩/北京報導

中美戰略競爭 北京模式啟航

有為政府 有效市場 有別於西方資本主義新樣板

image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21日在北京清華大學演講。(記者陳君碩攝)
北京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創始院長李稻葵21日發表演講。(記者陳君碩攝)
「北京模式」以有效市場及有為政府,與「華盛頓模式」別苗頭。
(設計畫面)

中美全面戰略競爭開始,北京模式與華盛頓模式的優劣受到全球關注。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21日指出,二戰後,世界思潮先後歷經重政府治理到重市場作用的轉變,「有效市場、有為政府」的有機結合,成為大陸這幾十年來發展的經驗總結。

北京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創始院長李稻葵也認為,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至關重要;他有信心,到本世紀中葉,中國模式能在全世界成為有別於西方資本主義的另一套樣板。

「國家發展與治理現代化論壇」21日在北京清華大學舉行,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表示,歷史上僅有英、美、日出現過發展奇蹟,但是背後都隱含霸權、殖民、侵略,唯獨新中國70年的發展奇蹟沒有殖民侵略,現在的中國正如毛澤東1949年創作的詩句所云:「天翻地覆慨而慷,人間正道是滄桑!」

台籍的大陸經濟學家林毅夫指出,二戰以後,主流市場強調市場失靈,重視政府的配置作用;到了1980年代後,思想改變,反而認為政府失靈,主張發揮市場作用,在這過程中,少數沒有根據主流理論走的經濟體,如台灣、南韓等,就順利從低收入邁入高收入社會;而大陸也沒有讓國企私有化,同時兼顧市場與政府的作用。

林毅夫說,回顧新中國七十年發展,不是過度倚賴政府,就是過度強調市場,因此既需要有效市場,也要有為政府,這也是他這幾年不斷推廣新結構經濟學所希望達到的目標;他預期,2025年大陸的人均GDP就會達到高收入國家,如此一來,全世界生活在高收入國家的人口比例就會從15%躍升為34%。

李稻葵指出,改革開放40年來,可總結五個寶貴經驗:一、營造經商環境,經濟發展離不開引進新企業;二、解決土地使用權的快速轉讓;三、金融自由化,引導百姓拿儲蓄買金融產品,讓政府投資;四、不斷學習借鑑他國經驗;五、時時刻刻進行宏觀調控。

展望未來30年的中國經濟發展,李稻葵認為,只要在未來7年GDP保持5.5%增長,再接下來10年保持4%,再10年保持3%,就可躋身富國行列,也代表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已經理順;他有信心在本世紀中葉,中國的發展模式會給全世界其他國家,建立起有別於歐美資本主義模式的新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