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0923

BigTechs之金融衝擊 ─以臉書Libra為例

 類似亞馬遜、臉書、蘋果、谷歌、阿里巴巴和騰訊這些「大科技公司」(BigTechs)在過去20年增長迅速;BigTechs在各自的行業中建立各式的平台,例如電子商務或社交網絡等。BigTechs利用這些平台,提供用戶間直接、間接交流的機會,同時也建立其數據資料庫。這些數據不但可以用來進行數據分析,也產生網路外部性,提供更多元化的商業活動,從而帶來更多的活躍用戶。BigTechs如此的「數據─網路─活動」(Data-Network-Activities)循環,簡稱為「DNA」循環。藉著「DNA」競爭優勢,BigTechs在各領域幾乎勢如破竹、無往不利,除了產生壟斷的疑慮,邇來BigTechs已經逐漸進入金融服務領域。BigTechs因著「DNA」競爭優勢,在金融領域裡兼具規模經濟與範疇經濟;長遠來看,可能改變金融市場競爭版圖。

 BigTechs進入金融服務領域,通常先進入支付市場,方法是以支付平台及發行電子貨幣等作為立足點,再陸續拓展至理財、保險及貸款等金融領域,與銀行業逐漸從合作轉變為競爭。由於BigTechs 的規模可能連國際大型金融機構亦難以匹敵,因而具備主導支付市場的潛力。BigTechs因著「DNA」優勢,若能掌握攸關個別消費者隱私的金流資訊,將能完整地分析個別消費者的習性,製作數位分身用以進行精準行銷,甚至能洞悉整個市場的全貌,大幅提高其競爭優勢,很有可能使市場發生結構性的改變,甚至壟斷整個支付市場。

 以最近臉書預備發行加密貨幣Libra為例,才公布其白皮書,就引起全球央行及金融監理機關的側目,而且幾乎一面倒地呈現負面回應。從Libra白皮書來看,Libra與目前大多數加密代幣(例如比特幣、以太幣等)最大不同的是,Libra是完全由真實資產儲備提供支援的穩定幣。對於每個新創建的Libra加密貨幣,都有等值的一籃子法幣之銀行存款和短期政府債券做為儲備,藉此建立人們對其內在價值的信任。Libra設置儲備之目的在維持 Libra的價值穩定,以確保其價值在長期間都不致發生劇烈波動。

 另外,Libra的區塊鏈技術也具有其特色,將使用所謂LibraBFT共識協定機制。使用這種方法,即使某些驗證者(最多三分之一)的節點被破壞或發生故障,藉著BFT共識協定的設計,仍可確保網路正常運行。與其他某些區塊鏈使用的「工作量證明」機制相比,這類共識協定具有高交易處理量、低延遲和更高效能。從而,Libra可透過網路全球流通,適用於全球支付交易。

 然而,Libra的區塊鏈採匿名原則,允許用戶持有一個或多個與他們真實身份無關的位址,這原是許多加密幣用戶、開發者和監管機構都熟悉的模式,但也帶來KYC、洗錢防制和反資恐的疑慮。臉書強調,Libra協會將負責監督 Libra 區塊鏈協定和其網路系統的演變,並將繼續評估可增強區塊鏈隱私保護的新技術,同時也考慮它們的實用性、可擴展性和政府監管影響。

 因此,我國央行和多數國家主管機關對Libra抱持審慎的態度,認為Libra雖可能具有創新的效益,但其風險亦不可忽視。可能的衝擊包含:消費者保護不足、有侵犯個人隱私之虞、提高各國央行資本移動管理的困難度、增加逃漏稅與洗錢及資恐等風險、衝擊銀行的支付業務、影響金融穩定及貨幣政策的有效執行等,故要求臉書須符合最高標準之監理規範,以確保其具備完善的風險管理措施,且應與傳統金融機構競爭基礎一致。

 其實,Libra是樹大招風,以臉書身為BigTech,市值龐大容易有「店大欺客」的先入為主印象;再加上曾經發生「劍橋研究案」的個資不當使用前科,讓人產生消費者保護及個人隱私之疑慮也就不足為奇。現在要發行使用於全球支付交易的貨幣,不但可能衝擊各國法幣的支付地位,甚至提高各國央行資本移動管理的困難度,自然讓各國央行覺得芒刺在背。

 如果Libra更謙卑地不自稱為穩定幣,而且在它的儲備資產(一籃子法幣)內,增加價格走勢負相關的資產,例如黃金、原油(以美元計價,價格走勢與美元相反),使Libra轉變成為價值更穩定的商品;未來其性質如同一般商品,成為全球民眾保值投資的另一選項。如此,一方面消除各國央行的疑慮,也免除金融監管的種種桎梏。此種加密資產在各地交易所交易時,容或有商品交易稅的負擔,但Libra協會可用發行Libra無息取得資金的利差收益,補償Libra的購買者。Libra的購買者可以使用區塊鏈P2P功能做快速資產移轉,形同即時跨境支付;但因區塊鏈不可竄改、可追蹤的特性,全球央行只要聯手規定Libra必須實名交易,則有關消費者保護不足、侵犯個人隱私之虞、提高央行資本移動管理的困難度、增加逃漏稅與洗錢及資恐等風險都可迎刃而解。剩下的問題,包括衝擊銀行支付業務、影響金融穩定及貨幣政策的有效執行等,本來就是銀行與央行面對金融創新自己要因應的問題,就不能把責任推給Libra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