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1011郭建志/台北報導

借鏡陸韓 中藥材拚國產化

衛福部推動「中醫藥發展法」,三大亮點助中醫產業起飛

image
●衛福部最快明年將推出第一個五年政策藍圖,讓中醫產業起飛。圖/本報資料照片

 民眾調養身體常吃的中藥高達九成都仰賴進口,為強化中醫藥產業發展,衛福部本會期要推動「中醫藥發展法」三讀,未來除了要系統性獎勵農民種藥材、設立億元研究基金外,甚至還能為失能者到宅針灸,衛福部最快明年將推出第一個五年政策藍圖,讓中醫產業起飛。

 健保會9月底剛完成2020年健保總額協商,中醫獲得273.16億元,成長5.393%,但仍遠小於西藥,台灣每年進口藥材達三萬公噸,反觀鄰近的韓國、大陸透過「韓醫藥育成法」、「中醫藥法」立法,用國家高度讓藥材、研發、技轉、人才一次到位,值得台灣借鏡。

 據了解,衛福部上週剛完成草案預告,官員說,將儘快送行政院審查,由於內容較無爭議,有望於立院本會期過關。

 草案第一大亮點就是授權衛福部會同農委會、國產署等,鼓勵農民、民眾種藥材,並給予補助獎勵。官員說,台灣2001年加入WTO後,出現大量休耕農地,若能趁此機會輔導農民改種藥材,將可活化農地,同時改善台灣藥材高度仰賴進口的窘況,達成「進口替代」。

 官員分析,進口的藥材像溫中散寒的肉桂、健脾益胃的紅棗、補氣升陽的黃耆、補血活血的當歸等都是進口大宗。因台灣位處亞熱帶,像是丹蔘、肉桂、紅棗、菊花等,將是未來鼓勵種植的好選項。

 第二亮點,著眼高齡社會伴隨而來的長照產業,草案要求政府發展「具有中醫特色」的長照、預防醫學和居家醫療,要讓中醫醫療照護「早期介入」,發展像是中醫體質調理、提供到宅失能者之中醫針灸或傷科服務,長照機構也能提供中醫服務。

 第三,提升研究能量,官員坦言中醫較缺乏實證研究,去年派員赴韓國參訪,發現韓國特別設置研究機構「韓藥振興財團、韓醫藥研究院」,每年研究經費達新台幣22億元,負責韓藥開發及產品化,讓研發成果與市場緊密連結。故明定國家中醫藥研究所設置基金,規模在億元以上,投入研究與人才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