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1011彭禎伶/台北報導

國際板少壽險金主 前三季發行衰逾42%

image
國際板近年發行情況

 三大因素註定國際板債券發行量將連續第三年衰退。在金管會嚴控投資限額、壽險公司想降低避險成本及外幣保單買氣不如去年三大因素下,今年前八月壽險業加碼國際板債市金額僅新台幣2,684億元,比去年同期少了65.8%,沒有「大金主」支持,國際板今年前九月發行量僅189.7億美元,同比衰退42%以上。

 今年前九月國際板發行檔數共94檔,比去年同期衰退20%左右,平均每檔發行金額比去年少了27%左右,第四季就看是否有伊斯蘭債券支撐新的發行量,否則今年全年估計就是200億美元的發行量保衛戰,進入連續第三年衰退。

 國際板債券極盛時期是在2016年,當年共有175檔債券發行,總發行金額493.73億美元,即當年約有近新台幣1.6兆元的外幣債券發行量,同時因為保險法允許壽險業投資國際板債券可不計入國外投資限額,因此國際板債券發行量從2014~2016年連續三年高度成長,全靠壽險業的買盤。

 但因外界批評壽險業大量投資國際板,是錢移海外、增加外匯風險,在立法院財委會要求下,金管會從2017年11月開始限制壽險業國外投資加計國際板,不得逾其國外投資核准額度的145%,即最高不逾壽險資金的65.25%,部分大型壽險公司因比率已逾七成,就暫時凍結,不得再新加碼國際板債券。

 以往一檔大金額國際板債券發行,可能四、五家壽險公司就「包檔」,現在買家變少,投資金額也就更加謹慎,不僅是考慮金管會的投資限額,加上今年初預期避險成本可能會比去年更高,連國外投資速度都有放緩,投資國際板態度更謹慎。

 此外,今年外幣保單成長速度及占率不如去年,外幣投資需求也就沒有去年高,去年前八月壽險業新增國際板投資就有新台幣7,847億元,全年有近8,400億元的投資量,即可占國際板新發行量的八成左右,但今年前八月投資量則約占國際板發行量的五成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