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1112■記者吳泓勳/綜合報導

雙十一祭優惠 基金電商藏陷阱

運用網金資產配置 刺激陸人理財覺醒

image
11月10日晚,安徽蕪湖企業「三隻松鼠」準備多種減壓活動備戰「雙十一」。(中新社)
福州市民使用支付寶付費。(中新社資料照片)
山西太原民眾諮詢理財產品。(中新社資料照片)
(設計畫面)

大陸「雙十一」已不僅是電商和消費者血拚的狂歡盛宴。隨著熱度逐年持續攀升,透過「雙十一」刺激電商蓬勃發展,在大陸消費者習慣這樣的應用場景後,越來越多人透過線上等模式使用餘額寶等互聯網金融方式付款,習慣基金電商的模式,同時有機會接觸相關知識並進行資產配置,進而刺激成為「理財覺醒」。

被問到此次「雙十一」如何付款時,大陸90後女孩多多(化名)表示,自己大部分透過餘額寶,現在收益雖然不高,但總比沒有強,且可以直接付款。據《上海證券報》報導,工作快兩年的多多直言,在網上買基金很方便,每月存款也會拿來買些債券與股票基金,且每天都會更新收益。

如果以2013年6月13日,阿里巴巴旗下的餘額寶上線做為起點,大陸基金電商今年已第7年,該檔天弘餘額寶貨幣基金的最新用戶數已突破6億人,且7年裡騰訊理財通、螞蟻財富、天天基金在基金代銷形成三足鼎立。

其中關鍵點就是,互聯網基金銷售管道的出現,讓部分中小基金公司憑藉業績表現與投資者陪伴,並讓居民理財意識覺醒。業內人士表示,互聯網巨頭擁有海量用戶資源,借助互聯網的「長尾效應」,能服務好投資者,同時獲得較好收益,強調帳戶、使用場景是銷售商的核心競爭力。

回顧當初餘額寶讓基金行業吃了一驚,透過「T+0」快速變現的貨幣基金嵌入擁有海量客戶的支付平台,不到半年就成為市場首檔規模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基金,3、4年內更超過1兆元。

值得注意的是,更多互聯網金融平台搭著「雙十一」熱度,將購物節延伸成投資理財節,祭出返現、送積分、挖紅包等優惠促銷等「雙十一」專屬理財產品。只是其中蘊藏的可能風險不容忽視。

據《證券時報》引述業內人士表示,「雙十一」期間各理財平台看似活動優惠很多,實質「賺吆喝」成分更多。許多平台的高收益產品都是透過自身補貼銷售費用,又或僅是極短的產品期限或補貼期限。

另外值得注意的則是產品背後存在的高額罰息。據某平台客服介紹,逾期手續費具體以頁面顯示為準,且逾期1天就要收取罰息,但罰息利率無法具體查詢,僅依頁面自動計算為準,最終竟表示利率高達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