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1113

正視青年薪水不如爸爸年輕時的現象

 總統大選在即,為爭取更多民眾認同,府院不遺餘力的宣揚政績,從台股指數創29年新高、經濟成長奪四小龍之冠、預算創22年首度平衡、到台商投資大爆發等等,大打數字戰,然而台灣經濟果真變好了嗎?相當令人懷疑。

我們經常會被數字弄得昏頭轉向,當四小龍第一高唱入雲時,回頭看看景氣還是黃藍燈,而當總統讚嘆股價指數創新高之際,外銷訂單又連跌11個月,甚至閣揆躊躇滿志於失業率創新低、預算平衡時,殊不知就業增幅已跌破六萬,政府仍大肆舉債兩千億。

這告訴我們,總體經濟指標上百項,挑好的講,可以講的「春風得意馬蹄疾」,挑壞的說,也可以說的「山雨欲來風滿樓」,凡帶著政治立場的論述,只不過是拿指標來支持自己的說法,全是自欺欺人,政治人物尤擅此道,其不可盡信,於此可知。

老實講,總體指標與民眾有不小的距離,絕大多數是感受不到的,這些年我們常聽到經濟轉好了,生產回溫了,零售回升了,但看看自己的收入卻沒什麼變化,又有何用?事實上,與人們最有關、最有感的是所得、薪資的變化,只要所得、薪資沒有成長,講什麼指標成長都是虛空的,無用的。四小龍第一若沒有帶來加薪,有什麼用?股價指數創新高,收入沒有成長,又有什麼用?小民百姓真正關心的是收入有沒有成長,生活有沒有改善。

收入要成長到什麼水準,人們才會覺得有感、樂觀,起碼不悲觀呢?經濟學家費爾德斯坦(M.Feldstein)所編的《轉變中的美國經濟 》一書曾援引「相對收入」這一概念,他認為兒女長大後通常會以兒時爸爸的收入來衡量自己的薪水夠不夠理想。一旦自己的收入比老爸年輕時還高,那麼他們便趨於樂觀,樂於結婚並多生幾個小孩,如果收入還不如老爸年輕時,那麼他們的壓力就會升高,如此一來社會的結婚率、生育率就會下滑,使得人口成長趨緩。

我們就用這個概念來看看如今這個世代青年人的收入到底會讓他們自豪,抑或者讓他們悲觀,這大概會比談四小龍第一、股價指數創新高更接地氣些。所謂「相對收入」,依費爾德斯坦定義,是以如今自己的收入除以孩提時代爸爸的收入,如果此一比率逐年上升,他們會有信心些,相反的如果逐年下滑,甚至跌破一,那麼他們會非常悲觀。

要進行這項統計,必須有長期的時間數列,我國收入調查最具歷史的是家庭收支調查,這份調查可追溯至1975年,我們可以從1990年的青年人一直觀察到2018年的青年人,看看他們與爸爸年輕時的收入有何變化。

一個1990年代未滿30歲的青年,他的孩提時代大約在1970年代,如果那時他爸爸大約就是他現在這個年齡,我們可以算出兩代可支配所得的變化,1975年未滿30歲者一年收入只有4.2萬元,到了1995年未滿30歲者的收入已高達34.2萬元,兒子是爸爸年輕時的8.1倍,即或以物價平減後的實質收入來比較,也是爸爸年輕時的3.3倍。

我們沒有1975年之前的資料,但以1990年代前後台灣錢淹腳目,年年加薪逾一成的情況研判,1990年代前後這一相對收入比率是逐年升高的,在1995年達到8.1倍後逐漸下滑,2001年降至3.3倍,2010年1.6倍,於去(2018)年更落至1.1倍。

這個比率也可視為相隔二十年的兩代青年人收入比較,依費爾德斯坦的相對收入概念可發現,台灣自2000年以來相對收入比率快速下滑而陷入負向循環,這大概也可以解釋何以十多年來台灣生育率每況愈下的現象,其原因正是自己的收入幾乎比不上爸爸年輕時。

也許有人認為,去年還有1.1倍,還領先爸爸年輕時呀,但別忘了二十年間物價也漲了不少,用物價指數平減後的實質收入,去年未滿30歲者為39.2萬元,已低於1998年的43.3萬元,相對收入比率跌破一,青年人的收入已不如老爸年輕時了。

我們可以再比一下30~34歲這個年齡於兩個世代的收入差距,得出的結論也差不多,此一相對收入比率在1995年升至7.0倍後逐漸下滑,2001年降至3.1倍,至去年已剩1.06倍,已沒有比老爸年輕時來得多,經物價指數平減,相對收入比率同樣也跌破一,實質所得一樣遠不及爸爸年輕時了。

從這份時間數列可看出,1990年代前後的青年是幸福的,賺的錢比老爸年輕時多了好幾倍,而如今青年人的收入已不如老爸年輕時了,其實不用家庭收支調查,這個相對收入下滑的現象在台灣社會早已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了,比起四小龍第一、股價創新高,相對收入走下坡的情況才是政府更該關切的。然而,政府有關切,有研究,有對策嗎?

我國政治人物長期以來總是「追求指標,忘了目標」,經濟成長也罷,股價指數也好,若最後沒辦法改變「薪水不如爸爸年輕時」的現象,那麼一切的政策皆屬虛幻,都是無用,願兩黨總統參選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