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1118冼義哲■澎湖青年陣線召集人、前屏科大學生會顧問

「交通開發與平衡城鄉」的迷思

image
 ●應探討地方「真實需求」,以及衡量交通建設項目是否得以滿足,抑或有無更加迫切、可行的政策方案。圖/本報資料照片

執政黨先前端出「屏東高鐵」的政策,由於時序接近大選,不免引來政策買票的質疑;台聯黨早先也在澎湖機場外立起巨大的看板,醒目的寫下「台澎大橋」四字,企圖爭取選票。筆者無意以選舉口水的角度來評論,謹希望以務實、理性的角度來談,關於「交通開發」相關政策對於「平衡城鄉」此一目標的效用。

 從澎湖興建大橋到台灣本島,是相當過時的「選舉牛肉」,其中牽涉預算、海洋生態保育、公共安全、交通運輸專業等層面甚廣,於是早在過去便已是曇花一現的話題,畢竟太過超越現實。無可否認,談及此政策的背後,許多是來自對於台灣與澎湖之間交通運輸便利性的需求探討,以及偏鄉地區對於發展需求的「感受」,此理同樣在屏東高鐵案中可以窺見。

 對於屏東、澎湖甚至台灣各地偏遠地區的交通發展建設,筆者並無意反對,然而細究公共建設(尤其是交通建設),筆者認為應該更深入探討地方「真實的需求」為何,以及衡量交通建設項目是否得以滿足需求,抑或有無更加迫切、可行的政策方案。

 1867年西班牙工程師Ildefons Cerda提出「都市化」(Urbanization)的概念,定義「人口向都市聚集、都市規模擴大以及由此引起一系列經濟社會變化的過程」,而其本質其實是經濟結構、社會結構和空間結構的變遷。城市對鄉村人口之所以具備吸引力,最根本的問題是經濟與產業的條件,對比屏東縣與澎湖縣人口外流的城市,確實在產業與地方經濟上仍有許多需要努力振興、轉型發展之處。

 沒有處理好在地產業與地方經濟,一味地將經費與資源投入交通建設,其可能帶來的後果是更加的加強核心都市的磁吸效應,世界各國發展高鐵的經驗也不是帶來國土發展的平衡,日本新幹線建設半世紀後,把國家資源與人流更加集中往東京而壓抑其他區域的發展;台灣在高鐵通車十餘年下來,加深台中以北產業重心的偏重(且薪資與人口也都產生同樣的傾斜),去年高雄更把第二大都拱手讓給了台中。

 澎湖受限於觀光產業發展之侷限,青年「海漂」向台灣島求生存,而南台灣因為產業空洞化,青年也因北台灣提供較高階工作與薪資水平而選擇「北漂」,但這些困境顯然並非高鐵延伸、興建大橋可以突破(反而會加速青壯年人口流失),畢竟最根本的問題沒有解決。

 打著「交通平權」的旗號其實僅是政治話術,反而突顯專業性的不足,核心的問題是必須創造「更多更好的在地工作機會」讓青年不必遠離家鄉去尋求更高的薪資與未來。今日所有國家財政的收支,未來都是青年世代肩上的擔子,花費納稅人的血汗錢時,更應該為台灣的未來謹慎用之。

 產業發展與交通需求是一體兩面,南台灣與澎湖的產業都應該先行重新整頓、平衡差距,將地方產業與生活機能提升、現行交通基礎建設強化,強化自身在人流與物流的競爭力,以期接續在薪資水平上得以提升,從源頭終結青年需要「外漂」的動力,才是根本的解決與發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