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1120廖育偲/台北報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蔡蒔銓:亞洲量能充足 可望成明星區域

image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蔡蒔銓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蔡蒔銓強調,亞洲期貨市場交易量成長率目前仍不及拉丁美洲,但交易規模卻比拉美地區大3至4倍,相形之下,亞洲市場的成長態勢更顯不易,未來有機會成為明星區域。

 「2019 New Futures期貨學術與實務交流研討會」特別邀請蔡蒔銓進行專題演講,主題為亞洲崛起期貨投資市場前瞻趨勢。據統計,2018年衍生性金融商品成交量達302.82億口,創歷年新高水位,而成長率也來到20.2%,改寫2010年以來的新高。

 2018年全球各類別期貨商品交易量前三大,依序是利率類、股價指數類及匯率類。其中,股價指數類受該年首季和第四季股市大幅波動所帶動,交易量大舉躍升,年增率達37%,優於匯率類的27.7%及利率類的15.6%。

 至於2018年全球各類別選擇權商品,則由股價指數類、個股類及匯率類囊括交易量前三名。匯率類在印度市場小型契約的挹注下,交易量較前年大增逾四成,而股價指數類和個股類也因市場波動度大,除年增率雙雙逾兩成外,總市占率也超過八成。

 蔡蒔銓指出,2018年亞洲期貨市場交易量重回各區域之冠,而交易量成長率也高居亞軍,加上全球前20大期貨交易所中,位於亞洲者就占有10家之多,亞洲期貨市場不僅量能充足,成長幅度也顯著,未來發展潛力不容小覷。

 儘管亞洲期貨市場交易量成長率,目前仍僅次於拉丁美洲,但從今年1至6月交易狀況來看,亞洲區已從去年的27.1%,攀至今年上半年的31.7%;反觀拉丁美洲則從40.8%收斂到35.8%,兩者間的差距逐步拉近,亞洲後市仍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