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1125

一個台灣,兩個支付體系

 前行政院長、新世代金融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冲於11月18 日表示,台灣 ATM(自動櫃員機)密度全球第一,未必是好事。陳冲提到,政府積極推動行動支付,但ATM太多並非推動非現金支付的良好環境。次日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接受媒體訪問表示,ATM暫時不會消失,也不應該因為政府推廣行動支付而大舉消失,他強調ATM會隨之「進化」成「智慧化」,大家都把ATM想成只能領取現金,也認為ATM與行動支付政策是背離的,但其實不是如此。兩位金融巨頭的交鋒,凸顯「一個台灣,兩個支付體系」的特殊現象。我們之所以說特殊現象,因為台灣的現金支付與非現金支付兩個體系這些年來都在成長中,與國外的現金支付體系節節敗退、非現金支付體系日益高漲的趨勢全然不同。

 根據日經中文網引用「英國零售銀行研究」(Retail Banking Research)調查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ATM約324萬台,與2017年相比減少1%,此為全球ATM第一次出現數量減少的狀況。其中,全球ATM數量最多的中國,2018年ATM數量為69萬台,減幅達6.8%,ATM數量第2多的美國為43萬3,500台,減幅0.9%;而排名第3的印度,ATM數量雖有增加,但成長速度已出現走緩。該報告指出,造成中國ATM數量銳減的原因,是因為中國非現金支付普及所致;而美國ATM數量減少原因,則是因為實體分行裁撤所致;日本的共享型ATM增加,以及巴西民眾利用數位管道日增等因素,也導致全球ATM數量減少。

 金融科技快速發展,除了帶來非現金支付的興起,也降低實體分行的重要性。除了ATM數量在全球出現減少的趨勢外,全球各銀行的實體據點數量也出現相同趨勢。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以2017年資料為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35個會員國的商業銀行總分行數較2016年減少了2.8%,降至26萬8,900家。因此,ATM會不會完全消失?實體銀行會不會完全絕跡?現金支付體系是否像恐龍自地球消失?這些議題在國際間幾乎呈必然現象,只是時間快慢而已,所謂Bank 3.0、Bank 4.0已成為國際未來的趨勢。

 台灣是個很特殊的地方,民眾的行為表現出極大的多元性,在支付行為的光譜上,有只使用現金支付及只使用電子支付的兩極化使用者;然而非現金支付的使用者,除了光譜兩端的特殊偏好者外,近幾年部分的非現金支付使用者,有相當比重是政府政策推動及民間業者拉動才轉型的。至於現金支付的愛用者,多半是ATM的重度使用者。當然,在兩個極端之中更多是混雜使用兩種支付方式的民眾。

 台灣地區現金支付能夠蓬勃發展,最主要的幾個原因包括:治安好,攜帶鉅款不怕搶;偽鈔少,閉眼收鈔不怕假;ATM多,領取現金超方便;超商強,線上線下連結佳;除了找零不便,現金支付在台灣沒有甚麼「痛點」。

 相對之下,台灣的行動支付,2015年金管會曾訂定5年計畫,希望在2020年使用率達到52%;賴清德任行政院長時更提出非現金支付在2025年超過90%的目標。其實台灣行動支付不發達,不是因為支付工具不夠,反倒是支付工具太多。除了各個國際支付工具Apple Pay、Samsung Pay、Google Pay等全員到齊外,國內非現金支付的專營與兼營業者合計多達31家(包含5家電子支付專營業者、4家電子票證業者,以及22家本國銀行兼營電子支付業者)。一個小小的池子裡擠這麼多的沙丁魚,除了少數幾條白白胖胖,大多又黑又瘦。

 除了受限於現金支付沒有什麼「痛點」之外,應用場景少,才是行動支付在台灣發展遲緩的真正原因。目前可以使用非現金支付的地方,主要集中在百貨公司、大型賣場、知名餐廳、便利超商等。這些應用場景的共同特性是(連鎖)規模大、帳務稅務清楚;其中多數店家原先都已接受信用卡,若再增加其他支付工具,只是錦上添花;在相同的應用場景持續增加行動支付工具種類,當然徒勞無功。要擴大行動支付的使用,須增加應用場景,尤其應該從日常的小額支付做起。

 非現金支付具備迅速、安全、衛生、環保、資訊透明且可追蹤等各種優點,但對於原本因稅制得以免稅的小店家,則有增加租稅負擔的顧慮;如果使用POS機,還有設備導入成本;加上非現金支付由金融機構提供金流服務,難免增加手續費成本,因此,最能增加應用場景的小店家有抗拒心態。

 目前非現金支付的推動,主要是靠著民間電子支付業者提供店家補貼持續燒錢來成長,這種成長是不健康也難以持久的。最近多個連鎖店家例如屈臣氏、全聯社、各大超商都推動自己店家的APP,目的在於建立自己的會員大數據,提升其進、銷、存管理效率,進行精準行銷以擴大市佔率,初期也以各種補貼優惠來推動。

 一個台灣,兩個支付體系都在成長:現金支付是自然成長,非現金支付是靠政策推動和業者燒錢,未來的發展會不會與國際走勢一致呢?短期內有點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