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1206冼義哲■草根民主同盟發起人

發行晶片身分證 請政府停看聽

image
 ●內政部規劃明年10月起換發印製數位身分識別證(即「晶片身分證」)。圖為各式身分證樣張。圖/本報資料照片

內政部規劃明年10月起換發印製數位身分識別證(即「晶片身分證」),是一重大變革,然而該政策不只社會爭議龐大,涉及的法規檢視、功能擴充等設計規劃案成果尚未公布,本應於9月完成供外界檢視及修正的細部規劃延宕至今仍未公布,而《國民身分證全面換發辦法》也僅止於公告階段而未實施,耗資33億的印製案內政部卻已將行結標;民間團體如台灣人權促進會等,近日頻繁召開記者會、發起行動,希望呼籲政府懸崖勒馬、暫停決標。

 執政黨強行推動「晶片身分證」政策不但存在程序瑕疵爭議,晶片身分證對國人隱私權可能造成的侵害更未充分討論,就連日前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來台時也曾批評此項措施。然而,行政機關從未舉辦任何公聽會或聽證會以落實公民參與機制,對於立法機關及民間團體呼籲另外立法的訴求也置若罔聞,行政院長蘇貞昌8月時於院會上強硬態度更讓外界認為缺乏溝通的誠意。

 外界對於「資訊安全、隱私保障」的擔憂並非杞人憂天,晶片身分證上記載國人所有資訊,又被做為鑰匙用途,落入己身之外便將有個人資訊全暴露的高風險,現下卻無任何資安的防護措施;加上缺乏專法限制的明確保障,晶片身分證如何確認用途只限縮在自然人憑證?誰能讀到資料?是否有隱性註記?眾多未解的問題突顯了政府對於國民權益保障並不盡責,尤其行政機關自頭到尾「只提好處,不談風險」,更有侵害憲法保障之資訊自主權的疑慮。

 加上沒有獨立的隱私專責機關,當前《個人資料保護法》僅由國發會擔任主管機關,若未來「國家發展」與「個資保護」出現矛盾之時,缺乏獨立性的國發會如何使人民信服將公正地保護個資?「強制一人一號的單一身分制度」的初始,是日本殖民政府的監控工具,走向數位化將可建立起整合性資料庫,沒有法規限制政府取得資訊,晶片身份證作為「數位治理」的工具可能淪為「國家監控」的利器,國人使用數位身分後將因留下驗證紀錄而被國家掌握過多的生活細節。

 更有甚者,內政部將晶片身份證印製作業委外發包,擴大了包括中共在內的「有心人士」重製金鑰的風險,當前執政黨高喊「抗中保台」的口號,何以此際卻要製造可以在資訊戰中被精準操作輿論的器物風險?尤其今年中銓敘部洩漏59萬筆文官個資的事件殷鑑不遠,執政黨對此更不宜掉以輕心。

 退萬步言,當前使用的紙本卡遠比晶片卡輕薄便攜,若要強化保護人民隱私,只需將紙本卡版面上非必要資訊去除、強化防偽即可,執政黨所言之「必要性」實在有些過於牽強。

 何況1998年國民黨政府提出「國民卡」的構想時,不但因隱私問題引發了巨大的社會爭議,加上因與力霸集團合作引發爭議糾紛而最終中止計劃;而蔡英文總統於2005年擔任立法委員時也曾聲請大法官解釋「戶籍法第8條第2、3項,指紋核發身分證規定是否違憲」,足見知悉政府有責任保障個資之義務,且中國推行「卡式台胞證」之時,蔡英文總統及如今擔任行政與立法兩院的兩位副院長蔡其昌、陳其邁皆以民進黨主席、立法委員的身分提出批判,當前看來卻有「昨是今非」的疑慮。

 筆者在此建議執政黨「停、看、聽」:首先是「停下腳步」,當務之急,行政院應暫停推動現有的晶片身分證計畫,並按政府採購法的規定,廢棄進行中的標案。其次須「看見爭議」,行政院應重新檢討全面換發的必要性、研擬替代方案。再者則要「聽取專業」,落實公民參與的行政程序,將公民社會納入政策擬定的環節之中。

 執政黨政府必須暫停晶片身分證之相關計畫,讓民間得以能夠充分討論利弊得失,也需重新檢討全面換發的必要性,切莫一意孤行,以免釀成大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