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00117

中美競爭對抗下,台灣宜謹慎因應

 從2018年3月美國總統川普發起對中國的貿易制裁以來,中美貿易戰持續延燒了將近兩年,終於在15日由川普與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代表中美雙方於美國白宮簽署第一階段的中美貿易協議。

 儘管中美貿易戰已經取得初步協議,包括台灣在內的全球股匯市也紛紛做出正向回應。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全球經濟情勢並不會因此走向也無風來也無雨的坦途。即使雙方不再以調整貿易關稅做為抗衡折衝的工具,但踵繼其後的,包括科技戰、國際主導權爭奪戰等勢將漸次浮現。

 這樣的展望與預測,其實並非無的放矢。事實上,在中美簽署貿易協議的前一天,美國、日本與歐盟代表已於14日在華府發表聯合聲明,建議世界貿易組織(WTO)應增加規定,禁止國家對企業的各種補貼,以及採取有效措施,遏止強迫性技術轉讓。

 檢視美日歐三方的此一聯合聲明,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此一訴求其實是有高度的針對性。從而也可以解讀,這其實就是由美方主導的兩面手法:先祭出會員國不得對企業提供補貼,及遏止強迫性的技術轉讓;然後才再和中國簽署貿易協議。

 包括美日歐等已開發國家,之所以聯手發出此一聲明,表面理由當然是要貫徹WTO設立的基本宗旨,也就是打破各種國際貿易的人為障礙,以收貨暢其流之效。但是姑不論各會員國基於保護本國產業,或增加產品在外銷市場的競爭力,對新興開發中國家而言,採行對各該國企業的補貼措施,或以非關稅手段限制國外產品的進口,堪稱是一定程度上的普遍共象。而WTO的設立,儘管強調要打破各種關稅或非關稅的貿易障礙,但是也會務實的給予「開發中國家」某些例外的規定。然而此次美日歐三方會談的公開聲明,另外也包括WTO應改革目前給予大陸、南韓和新加坡「開發中國家」地位的規則。凡此,在在顯示美國除了針對性的主張WTO應禁止各國採取對企業的補貼措施及不得採行強迫性技術轉讓作為之外,甚至還要進一步把中國從「開發中國家」的名單中除名。而日本與歐盟和美國同屬已開發國家,基於共同的利害考量,三方一拍即合的希望透過WTO全面施壓中國,其實也就不足為奇了。

 除此之外,外電報導也指出,美國商務部還準備再出招,發布新規定,將以往美製零件占產品價值的25%下修到10%,限制外國廠商供貨給華為。其作用固然在抑制華為的產品競爭力,但是不只台積電恐受影響,而目前因5G晶片供不應求的聯發科恐怕也會遭到波及。而事實上,面對5G新時代的國際爭霸戰,美國除了透過擬議下修美製零件的占比以限制中國境外的廠商供貨給華為,同時又極力敦促台積電應該加快到美國設廠生產軍用晶片,以確保不受中國潛在干擾。

 另外,堪稱巧合的是,美國共和、民主兩黨的參議員,近日也提案呼籲白宮,應撥款逾10億美元,資助科技企業發展5G技術,以制衡大陸的5G進展。

 綜合歸納前述,顯示儘管中美貿易戰透過簽署貿易協議,似乎已暫時息兵止戰。但除了在未來第二階段的雙方談判,美方預料將聚焦於科技、資安及金融等服務領域議題之外,其實又同步結合日本與歐盟,打算在WTO規範限制中國的發展與擴張。甚至於連更細緻的議題,諸如面對華為在5G方面的領先發展,軟硬兼施的要限制與5G相關的各國晶片供應商不得供貨華為,及以國安的理由催促這些供應商直接到美國設廠供貨。凡此種種,擺明了就是一手拿著胡蘿蔔,一手提著棍棒,要求包括WTO,乃至5G產業鏈的國際科技企業,只能在中美之間擇一投靠,否則鋪天蓋地的打壓制裁,恐將是相關企業乃至於相關國家不能承受之重!

 面對這種綿密的攻勢,自然是對中國的莫大考驗。到底是要捨棄中國夢以助成美國的再度偉大,抑或是化危機為轉機,經由彎道超車加速中國夢的實現!

 然而,站在台灣的角度,不只是袖手旁觀中美兩強相爭賽局的勝負而已。事實上,台灣不只可能在賽局中被波及,以台積電當前的處境來看,未來可能還要面臨零和賽局的抉擇。同樣的,如果WTO果真要取消給予中國開發中國家的地位,則不只南韓、新加坡將成為陪葬品,台灣又豈能倖免?凡此種種,獲得慰留的行政當局,實應謹慎評估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