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00228

重新審視科研體制與資源配置

 台灣各界對新冠肺炎疫情,真的是如同作戰,不但醫衛、海關及內政體系傾全力防堵於境外,研究法人體系也不遑多讓,除國衛院、中研院相繼提出新藥、疫苗解決方案外,經濟部法人體系更全面動員,結合多家智慧機械業者及口罩業者,日夜協力達成不可能的任務──快速拉升口罩產能到每日1,000萬個,讓全民安心。

研究法人體系的這些成果,可說是多年來台灣科研經費投入,產、研機構共同所累積能量的充分發揮,及時協助台灣因應突發疫情的具體社會貢獻,這正所謂養兵千日,用在及時!

從近期國內和外在環境的變化來看,現在正是一個重新審視台灣創新體系科研體制與資源配置的最佳時機。

首先,蔡總統的新任期即將重新開始,正可深入檢討過去四年科研政策推動的不足,更可針對影響台灣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的結構性問題,從有助於台灣長期發展的觀點,包括加速產業數位轉型、人口減少、所得不均、青年亟需發展機會及區域發展等角度,進行相應的根本調整與政策資源布局。

第二,在可預知的未來,諸多新興科技普及發展的影響,例如人工智慧、區塊鏈、物聯網、大數據及資安等通用技術快速在各個垂直領域中發酵,台灣不論是高科技或傳統業界的營運,特別是中小企業,都必須逐步地採用這些通用技術,否則可能如同溫水煮青蛙,在未來某個時點無法存活。這種產業科技典範轉移的不確定,正是台灣創新體系必須開始全面動員一同面對的課題。

第三,源於中美貿易戰及新冠肺炎疫情,已可預期到全球產業供應鏈的重組勢必會開始進行,產業鏈的風險分散將成為必要考量。固然許多台商也有同樣的警覺,惟對於僅有「一顆雞蛋」的中小企業,如何能分散風險?值得關注的是在許多外在劇烈變化下,台積電的營運甚少受到影響。其背後的關鍵因素應當在於其多年來紮實的技術研發,嚴整的公司治理,台積電已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是的,當整個產業鏈在追求分散風險時,一旦某業者的能耐成為產業鏈所不可或缺,又能不斷地自主前進,即便外在環境快速變化,該業者將成為產業鏈所積極爭取的對象。這正是經濟部所倡議的「中堅企業」所可能擁有的特性與優勢。如何設計誘因機制引導更多企業朝中堅企業的目標移動,引導台灣現有的群聚發展成為國際獨一無二的產業生態系,進而成為新興的數位平台營運模式,也都將會是後續台灣創新體系所必須努力的方向。

最重要的是:按科學技術基本法第10條,行政院今年應召開「全國科學技術會議」,正好可綜合考量前述重點,廣泛參酌科技研究部門、產業部門及各界相關社群意見,並以專業方式進行統整,作為「國家科學技術發展計畫」的參考依據。

不過,誠如許多專家先進在去年科技部所辦理多次「全科會」會前會所提出的重要意見:「大方向策略不是重點,如何確保「執行」才是關鍵」。確實,在數位網路時代,如能廣泛合理與各界溝通,凝聚策略方向共識的問題不大。比較擔心的是現有科技行政組織體制運作、資源分配及組織特性,導致後續創新體系各部門未能妥適定位與「合作」,而使各項科研計畫有執行力不佳之虞。

在科技行政組織體制運作方面,就組織位階而言,科技部與其他部會同屬中央二級機關,在位階上與其他部會平行,且科技部科技預算已達四成,如仍讓科技部審議其他部會的科技預算,預算審議恐有中立性疑慮。建議應由行政院政委層級統籌,從長期戰略角度規劃「國家科學技術發展計畫」及協調相應的資源配置。特別是前述所提出的科技典範轉移,及中小企業升級議題,分屬經濟、農業、衛福及交通等產業主管部會,亟需透過充分科技資源及商機的創造,引導業者前進。

在創新體系各部門的定位方面,從近期因應疫情的情形,已顯現出差異:源於產業界有市場競爭及經營成本效益考量,而研究法人則是在相關組織法下都有明確的定位,都有明確長期專業人才留用,兩者非常容易建立互信與合作默契。相對之下,高等教育體系的傳統強項,則在於基礎研究創新及碩博士人才的培育,自由的基礎研究定位不易長期合作。除非高教法制有根本改變其定位的重大變革,否則促進產學合作將需耗費相當大的資源與心力,而不符成本效益。

所以,後續的落實規劃,如何尊重與妥適地安排產、學、研組織定位特性,結合政府採購、促參,甚至租稅,促進公私協力,並提供機會培養大型專案的管理人才,應為後續「國家科學技術發展計畫」能否有效執行落實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