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00329于國欽

一年該預測幾次?

 全球新冠肺炎確診人數由主計總處2月預測時的4萬多人,升至如今已逾50萬人,全世界全都被捲入這場風暴。

image
一年該預測幾次? 圖╱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2020年經濟成長最新評估

■主計總處於2010年底宣布,鑑於金融海嘯後的經濟情勢瞬息萬變,自2011年起將一年四次的預測增至八次,2013年初認為預測頻繁修正,意義不大,於是又調回一年四次。

■國發會自3月初開始就疫情對台灣經濟成長的影響展開評估,這項評估以去年11月未有疫情時的預測數2.72%為基礎,然後推估疫情對經濟成長的衝擊,月初估-0.61~-0.91個百分點,下旬為擴至-0.66~-1.40個百分點。

究竟,經濟預測一年該做幾次?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萊恩(Lawrence R.Klein)昔日所設計的預測模型,會依據新的資訊不斷修正,以讓預測更具參考價值。

 過去的華頓預測模型、環球透視,和今天的IHS Markit差不多也是循克萊恩的思維,每個月都會參考最新資訊修正預測。

一年四次 已跟不上情勢

 而國內各機構多數是每季預測一次,官方預測機構主計總處也是每季一次。每季一次的預測頻率,平日尚可,不過,一遇到全球性的災難,由於三個月才預測一次,難以即時反映最新情勢,有時就顯得突兀而可笑了。

 最近就有這個情況,這一波新冠肺炎疫情於農曆年後蔓延,初期儘管恐慌,但仍不知影響有多大,在沒有可供參考的資訊下,主計總處於2月預測時就拿起17年前SARS對台灣的影響做為預測依據,認為影響不會超過0.5個百分點,預測今年經濟成長仍可達2.37%。

 隨後各國受創的影響浮現,國際機構也相繼發布了疫情的評估,國際貨幣基金(IMF)直指今年全球將陷入衰退,而IHS Markit也把美、歐、日今年的經濟成長調降至負數。令人震驚的是,美國股市過去一個月狂洩萬點,國際油價更暴跌六成,連美國初領失業救濟人數一周竟也暴增300萬人,這些全是歷史新高,都是過去未曾有的情況。

 一個月來的世局變化,如蘇軾於後赤壁賦所言:「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變化實在太大,全球新冠肺炎確診人數由主計總處2月預測時的4萬多人,升至如今已逾50萬人,當初最嚴重的是中國大陸,如今山河變色的還有美、歐,全世界全都被捲入這場風暴。

 「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面對情勢變化如此之快,身為官方預測機構自應滾動評估才是,但是日前主計總處還是拿著2月「古董級預測」2.37%到立院報告,江山都變了,還拿著老資料展望台灣今年經濟,未免滑稽,又太不合時宜了。

江山丕變 老資料應捨棄

 美國第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薩繆爾森(Paul Samuelson)曾指出:「一個不真實的假說,必然帶來不真實的預測。」我們官方預測在2月的假說已和今天大勢背離,做為負責任的預測機構,自應儘速修正預測才是,怎能繼續堅持這個已進入「歷史灰燼的預測」?

 主計總處於金融海嘯之後,為因應瞬息萬變的情勢曾將一年四次的預測增至一年八次,可惜為時僅兩年,因應金融海嘯須讓預測增加,今日疫情更甚於金融海嘯,自應再恢復一年八次的預測,甚至學習克萊恩,逐月修正預測,這樣的預測才有意義。

 主計總處過度拘泥於習慣,面對天搖地動,依舊老僧入定,不知變通,實令人嘆為觀止,反觀國發會自月初以來,已兩度檢討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據其評估,今年最悲觀的經濟成長僅1.32%,最樂觀也只有2.06%,這個務實的作法主計總處自應多多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