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00406楊明勳■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智財權委員會主任委員

台灣應正視 無形經濟的崛起

近期全球面臨新型冠狀病毒的突襲與肆虐,今年全球的經濟不確定性增加,各國對於全球經濟形式紛紛持悲觀的看法。此刻,台灣汽車、資通訊業兩大龍頭裕隆與鴻海集團,合資成立發展電動車公司,合資公司資本額新台幣155.76億元,鴻海以現金出資79.44億元、占股51%,裕隆以子公司華創車電無形資產技術開放平台作價出資76.32億元、占股49%。

 經濟學家愈來愈發現,已開發國家有形資產投資對經濟總產出的比例增加趨緩,無形資產投資則穩步增加。尤其美國,早在1990年代中無形資產投資已超越有形資產投資,知名企業可口可樂、星巴克、微軟、臉書及特斯拉等幾乎無一不是無形資產遠大於有形資產。

 所謂「無形資產」,係指可多數人、多地點、多次反覆使用,相對於有形資產,具有「可擴展性」(scalable)、「沉沒性」(sunk)、「外溢效應」(spillovers)及「綜效」(sysnergy)等特性,例如:品牌、智慧財產權、人力資源、商業模式等。未來以無形資產投資為主的無形經濟,將日趨重要,尤其是將成為已開發國家經濟發展的主流。有鑑於此,要發展無形經濟首先必須健全無形經濟的基礎建設,包括但不限於:有效運作的智慧財產權法律與制度、無形資產評價或鑑價制度、資訊標準與技術協定及無形資產融資與交易機制等。

 尤其在金融方面,根據乙份研究報告指出,在美國專利商標局註冊的專利有16%曾被用來擔保放款,擁有專利的創新企業獲得貸款增加了,不僅鼓勵發明創作,也鼓勵創新創業活動的發展,活絡經濟,使得年輕人對未來也容易抱持希望。知名音樂歌手大衛‧鮑伊(David Bowie)曾以音樂未來的權利金收入為擔保,發行了5,500美元債券,創下無形資產金融先例,值得借鏡。

 2019年台灣在政府政策之引導下首次實現智慧財產融資,工研院、台灣企銀與中小企業信保基金三方代表技術、融資與信用擔保聯手,透過技術與專利評價,貸款給新創事業,成功連結資金市場與科技市場,實值得鼓勵。

 台灣地狹人稠,缺乏天然資源,應積極挖掘無形資產,發展無形經濟。近年來政府為協助呈現產業創新之無形資產價值,積極推動無形資產評價與融資機制,值得肯定。另台灣證券交易所公告「109年度公司治理評鑑指標」,為鼓勵公司重視智慧財產權之管理,正式納入「制訂與營運目標連結之智慧財產管理計畫」作為公司治理評鑑指標之一。可見政府已正視無形資產對企業之重要性,希望未來政府進一步結合產官學研的力量與資源,共同發展無形資產與健全無形經濟的基礎建設,才能使台灣未來面臨全球無形經濟的競爭時,確保國家產業競爭力與經濟長期發展的動力。